-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檄(cǎo xí)的意思:指出征或呼召士兵的公文。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理虚(lǐ xū)的意思:指理解虚假的事物,识破虚伪。
马柱(mǎ zhù)的意思:指作为标志物的柱子,用来指示方向或标识位置。
青鸟(qīng niǎo)的意思:青鸟是指一种美丽的鸟类,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神理(shén lǐ)的意思:指超越人类理解的神秘、奥妙之理。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檄笔(xí bǐ)的意思:檄笔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用来传达紧急军令的笔。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写作迅速、有力的笔法。
瑶章(yáo zhāng)的意思:指珍贵的文学作品或文章。
羽卫(yǔ wèi)的意思:指为国家效力的军队或官员。
三青鸟(sān qīng n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快速、迅猛。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其二)》。诗中,作者以军事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事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首句“军中草檄笔空酣”描绘了战士们在起草军事文书时的激昂情绪,但接下来“神理虚存暴未龛”暗示战争尚未结束,敌人的威胁依然存在。
“祗见螺舟来海外”可能指的是海上的军事行动,而“未容马柱表交南”则暗示边境的紧张局势还未得到缓和。诗人通过“瑶章竞托三青鸟”和“羽卫翻劳二白骖”,运用神话意象,表达书信传递和军事调度的艰辛,显示出战争对人力物力的消耗。
最后两句“收拾皋言注孙子,更无兵许牧之谈”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战争,回归和平,不再需要像孙子兵法那样深思熟虑战事,而是能够有更多精力去关注民生和学术讨论,如“牧之谈”所指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闲适生活。整首诗寓含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