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讲堂对雪戏答熊可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中的宁静与淡雅之美。首句“苍云何处飞”以苍茫的云彩起笔,引人遐想,仿佛那云彩在空中飘忽不定,却又无迹可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辽阔的氛围。接着,“白雪一以快”则将视线聚焦于眼前的雪景,以“快”字形容雪之洁白、纯净,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净化。
“君莫问竹林,兰亭幸犹在”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劝告读者,不必过于关注外界的纷扰,如竹林中的喧嚣,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如同兰亭依旧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文化精神的推崇,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高远的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文化、历史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六安文殊亮老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于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寤寐思棒喝,邂逅得倾倒。
何妨萃高人,坐上识吾葆。
会胜索枝撑,得师恨不早。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题龙舒天祚宫玉虹亭
山祇不爱宝,倾写白玉霙。
秋阳正炎赫,喷薄争清明。
我疑石韬玉,白虹贯岩泓。
源源自何来,万古风雷声。
国清化人示寒山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