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首·其六董仲舒》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殿庐(diàn lú)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府邸,也用来形容房屋高大、气势宏伟的样子。
都老(dōu lǎo)的意思:形容人年纪大,年老体弱。
还复(hái fù)的意思:表示回答或回复。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江都(jiāng dū)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团队的人才辈出,人才济济。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仲舒(zhòng s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问渊博,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读史十首(其六)董仲舒》描绘了董仲舒这位汉代学者的形象。首句“早奏文章直殿庐”展现了董仲舒年轻时才华横溢,能直接在朝廷殿堂中献上他的文章,显示出他的学识和地位。次句“茂陵还复访遗书”则暗示他对于古代典籍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样的地方也寻找遗失的书籍,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经典的尊重。
“寂寥犹抱《春秋传》”进一步刻画了董仲舒的孤独与专注,他在寂寞中仍然紧握着《春秋》这部儒家经典,表明他对儒家思想的坚守。最后一句“谁问江都老仲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董仲舒晚年境遇的感慨,尽管他有深厚学问,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或重用,流露出一种被忽视的寂寥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董仲舒的事迹,赞扬了他的学术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