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意到山来,山老如未见。
始悟人汝骄,多因汝眼浅。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老人与访客之间的对话,通过对比山中老人对富贵与贫贱的态度,揭示了人性中的骄傲与偏见。
首句“裘轻马复肥,白日自光显”,以轻裘和肥马象征着富贵,而“白日自光显”则暗示了这些外在的物质财富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接着,“儿童口啧啧,道傍谁不羡”,通过儿童的羡慕之情,进一步强调了富贵之物在人们心中的吸引力。
然而,接下来的转折点在于“岂意到山来,山老如未见”。当访客意外地来到山中,遇见了一位看似并不在意富贵的老者。这不仅出乎访客的意料,也让人开始思考,真正的价值是否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
“不是轻富贵,从未厌贫贱”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山中老人对富贵与贫贱的态度。他并非轻视富贵,而是从未对贫贱感到厌倦,这表明老人的价值观超越了物质层面,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
“始悟人汝骄,多因汝眼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揭示了人们之所以会骄傲自大,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眼界不够宽广,未能看到事物的深层意义。通过山中老人的故事,诗人提醒读者,不应仅以表面的物质条件来评价一个人,而应深入内心,理解其真正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关于财富、人生价值以及如何看待他人的重要议题,引人深思。
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
合抱岂止数十围,拜爵已受千年封。
其间最老之古树,或曾阅历汉唐平西戎。
山椒据险筑营垒,牧夫樵采孙枝空。
金戈铁马恣蹂躏,燎原不尽仍青葱。
茯苓蟠其根,苍鼠游其丛。
鳞甲裹层冰,柯条撼朔风。
王师十万征西域,伊吾直走阳关通。
中材相度构广厦,大材臃肿莫可攻。
剥取霜皮厚三尺,花纹绣蚀胭脂红。
宋斤鲁削成异彩,军城制作几筵供。
下余木屑香且艳,清光乱沸霞光浓。
更调乳酥入穹帐,臭味竟与团茶同。
养荣益胃滋脏腑,服食常觉精神融。
玉华金液任君饵,愿蹑鹿皮仇季之仙踪。
《南山松歌》【清·沈青崖】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合抱岂止数十围,拜爵已受千年封。其间最老之古树,或曾阅历汉唐平西戎。山椒据险筑营垒,牧夫樵采孙枝空。金戈铁马恣蹂躏,燎原不尽仍青葱。茯苓蟠其根,苍鼠游其丛。鳞甲裹层冰,柯条撼朔风。王师十万征西域,伊吾直走阳关通。中材相度构广厦,大材臃肿莫可攻。剥取霜皮厚三尺,花纹绣蚀胭脂红。宋斤鲁削成异彩,军城制作几筵供。下余木屑香且艳,清光乱沸霞光浓。更调乳酥入穹帐,臭味竟与团茶同。养荣益胃滋脏腑,服食常觉精神融。玉华金液任君饵,愿蹑鹿皮仇季之仙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467c6800750aa0460.html
瀚海亦已穷,关门忽高矗。
风沙东南驱,到此势已缩。
侯门余数骑,骏足植如木。
风递管钥声,岩高忽然拓。
城垣金碧丽,始见瓦作屋。
羌回分畛域,中外此枢轴。
晓日上北楼,长城莽遥瞩。
平衢驰若砥,雪岭俯如伏。
天形界西域,地势极南服。
数折向郭东,泉清手堪掬。
尤惭关令尹,来往饷刍收。
驻马官道旁,生还庆僮仆。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
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
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
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
君不见年年盛暑飞雪时,贫贱死生在俄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