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全文
- 翻译
- 自从离开虞妃后就再未归来,满山的愁云空自笼罩着九疑山。
世间的相思之情有多少泪水,洒满了翠竹却未能将其染色。
- 注释
- 一别:分开,离别。
虞妃:古代美女的代称,可能指特定人物或泛指。
去未还:离开后没有回来。
愁云:象征忧郁或哀愁的云彩。
空锁:空自封锁,无人能解。
九疑山:古代传说中的名山,象征远方或难以触及的地方。
相思泪: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
修篁:高大的竹子,常用来象征贞洁或高雅。
染不斑:无法使竹子染上颜色,形容情感深沉无法改变。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竹》,作者是宋代诗人易元矩。诗中以虞妃离去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一别虞妃去未还"描绘了主人公对远行爱人的思念,暗示了分离的长久和情感的执着。"愁云空锁九疑山"运用象征手法,将愁绪比作笼罩在九疑山的乌云,增添了画面的凄迷与辽远。
接下来的"世间多少相思泪"直抒胸臆,表达出世间因离别而产生的无尽相思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泪水般流淌不止。最后的"洒遍修篁染不斑"则以修长的竹子比喻主人公坚韧的情感,即使泪水遍洒其上,竹子的颜色依旧如故,象征着他对爱情的坚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哀愁和对重逢的期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