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苍藤织寒玉,上有筼筜映眉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藤与竹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
“七尺苍藤织寒玉”,开篇即以“七尺”形容藤之长,以“寒玉”比喻其质感,既突出了藤的长度,又赋予了它一种清冷而坚韧的形象。藤的生长仿佛编织出一片片寒凉的玉石,给人以视觉上的清凉感和触觉上的细腻感。
“上有筼筜映眉绿”,进一步描绘藤上生长的竹子,它们与藤相互映衬,竹叶的绿色与藤的苍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映眉绿”不仅指竹叶的颜色,也暗示了竹子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如同画中的一抹绿意,点缀着整个画面。
“昨夜方床小簟眠,却疑身在潇湘曲”,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他躺在铺着小簟(细席)的床上,仿佛置身于潇湘的曲水之间。潇湘,是中国南方的一片水域,以其幽静和美丽著称。这里,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藤、竹、簟、潇湘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周伯玉下第
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
拔身众人后,载水千里下。
微装困无馀,归马剧连跨。
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
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
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
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咤。
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
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
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
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于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
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
逢鸡就知时,遇弹因求炙。
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
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择嫁。
勉之时我过,酒贱衣可贳。
《赠周伯玉下第》【宋·王令】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拔身众人后,载水千里下。微装困无馀,归马剧连跨。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咤。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于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逢鸡就知时,遇弹因求炙。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择嫁。勉之时我过,酒贱衣可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667c6b98542fe063.html
题满氏申申亭
申申亭者名自谁,河东丈人身铭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畅名其题。
虽然自奉颇幽乐,岂敢兼忽当世为。
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遁世无闷辞。
丈人疏高喜自适,去不限约来无时。
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攲。
夜径行招海月伴,昼榻坐与天云期。
春林喧和鸟声好,胜听俗论相哑咿。
尘埃纵尔得风力,卒不到此徒自飞。
亭前朱朱有冶态,亭下白白无俗姿。
好木留存竟见实,恶草锄拔无容茨。
尝闻景胜未易敌,须有大句相参差。
故吾经年不敢往,日望诗老力可支。
偶来为游适已晚,花梢尚有春馀遗。
高哦绕树惜时节,拾嚼红庁行逶迟。
回看北林竹万颗,寒气欲起凌人威。
清风时来助气势,寒甲夜聚言语私。
方将投间日来此,脚踏树下成交蹊。
无端尘土又为隔,明日跨马西北驰。
心思梦好定频到,不必直俟归风吹。
《题满氏申申亭》【宋·王令】申申亭者名自谁,河东丈人身铭之。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畅名其题。虽然自奉颇幽乐,岂敢兼忽当世为。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遁世无闷辞。丈人疏高喜自适,去不限约来无时。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攲。夜径行招海月伴,昼榻坐与天云期。春林喧和鸟声好,胜听俗论相哑咿。尘埃纵尔得风力,卒不到此徒自飞。亭前朱朱有冶态,亭下白白无俗姿。好木留存竟见实,恶草锄拔无容茨。尝闻景胜未易敌,须有大句相参差。故吾经年不敢往,日望诗老力可支。偶来为游适已晚,花梢尚有春馀遗。高哦绕树惜时节,拾嚼红庁行逶迟。回看北林竹万颗,寒气欲起凌人威。清风时来助气势,寒甲夜聚言语私。方将投间日来此,脚踏树下成交蹊。无端尘土又为隔,明日跨马西北驰。心思梦好定频到,不必直俟归风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967c6b985e597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