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夜得有关晓因之梦八首·其一》
《连夜得有关晓因之梦八首·其一》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殷勤慰藉平时,死别生分了不知。

最是梦回失所,泪倾如雨枕边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了(fēn le)的意思:分开,分离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生分(shēng fen)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隔阂或疏远的感觉。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慰藉(wèi jiè)的意思:慰藉是指在人们遭受痛苦、困难或悲伤时,通过言语或行为给予安慰和宽慰,以减轻心灵上的痛苦。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鉴赏

这首诗《连夜得有关晓因之梦八首(其一)》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创作。诗中描绘了一段深情而又哀婉的情感体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殷勤慰藉似平时”,以“殷勤”二字开篇,表达了主人公在失去亲人后,仍试图以往日的温柔和关怀来抚慰内心的空虚和伤痛,仿佛逝者仍在身边,给予安慰。然而,“似平时”的转折,暗示了这种慰藉只是徒增悲伤,因为逝者已不在,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份温暖。

次句“死别生分了不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在生死的界限面前,一切熟悉的温情都变得陌生而遥远,仿佛被无形的隔阂所阻断。这里的“生分”不仅指关系上的疏远,更包含了对生命无常、生死离别的深刻感慨。

第三句“最是梦回人失所”,揭示了主人公在梦中的挣扎与失落。在梦中,她似乎找回了与逝者共处的时光,但当梦醒时分,却发现自己再次失去了那个人,那种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痛苦,让人心碎。

最后一句“泪倾如雨枕边滋”,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泪水,如同连绵不断的雨水,浸湿了枕头,也淋湿了她的心。这不仅是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也是对生命脆弱、情感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吴妍因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性体验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普遍的共鸣。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杂兴六首·其一

吾观谈天客,工言丧其精。

万物资广庇,此中何有情。

若为昧颜蹠,修短怨太清。

高论让邹子,放词徵屈生。

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

(0)

酬李补阙纾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0)

招韩武康章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

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0)

雉子斑

麦垄新秋来,泽雉屡徘徊。

依花似协妒,拂草乍惊媒。

三春桃照李,二月柳争梅。

暂住如皋路,当令巧笑开。

(0)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其二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0)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三

停车小苑外,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燃。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