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六》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六》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公文章馀,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但使田野传,何须铭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公文(gōng wén)的意思:公文指的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发出的正式文件、公函等。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胡乃(hú nǎi)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依据、无证据、无事实的随意猜测、主观判断或推测。

铭鼎(míng dǐng)的意思:指铭记在大鼎上的文字,比喻深刻铭记在心中。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玄酒(xuán jiǔ)的意思:指高深莫测的酒,也用来比喻深奥难懂的道理或学问。

幽事(yōu shì)的意思:指隐秘或私密的事情,也可以指不为人知的事情。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著名文人。
幽事:指隐逸或山林之事。
课伐岭:研讨山岭之事。
玄酒:比喻清纯的美酒。
淡而永:清淡却意味深长。
西堂梦:可能指谢灵运的诗集中《登池上楼》中的情景。
春草句:暗指谢灵运的名句,如‘池塘生春草’。
田野传:流传于民间或田野之间。
铭鼎:古代刻字于鼎器之上,象征显赫或流传后世。
翻译
谢公的文章余韵犹在,他深入探讨山林之事。
他的清丽诗歌如同醇厚的玄酒,为何却清淡而深远。
难道是在西堂的梦境中,春天的草木之句更为出色。
只要能让乡野流传,何必追求铭刻在鼎彝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六)》。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谢公(谢灵运)文章风格的赞赏,尤其是他那些描绘山水幽境的诗篇,比喻为清澈如玄酒的文字,虽清淡却意味深远。诗人质疑这些清雅的诗句是否仅在西堂流传,但他认为,只要能让田野间的百姓传颂,就不必追求像铭刻在鼎上的显赫地位。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诗歌艺术的普遍性和深入人心的力量。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与竹塘院长拟登太岳诸峰予以病不果

积雪经旬喜却晴,平舆冲晓踏澌行。

洞天自拥青莲胜,尘土空教白眼横。

丹穴徒闻虚九室,樃花曾道阅三生。

郧台仗钺长邻此,游兴还堪趁早莺。

(0)

重阳后太府北楼赏菊观罩鱼

江城初霁重阳雨,暇日同登节镇楼。

黄菊有情还照眼,茱萸无分最惊秋。

渔人竞下横池网,客子真怀钓湘舟。

优剧不妨供小坐,世情方汝更悠悠。

(0)

移家不至葵轩戏以诗次韵答之

春浮沙际浩无涯,鸂鶒撩人近复赊。

香灺煖风催试葛,江光新潦约回槎。

南山亦有蘼芜草,此日徒怜百合花。

总是铁肝销不得,蛮烟未灭肯为家。

(0)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其三

九天趣上寿,百粤辍维藩。

莫怪贤声远,殊方正感恩。

(0)

寿张封君

手栽苍桂看参天,嬉戏光阴八十年。

健赏肯于春草后,细书仍是夜灯前。

诰身柱下初封李,道气人间旧姓篯。

寿域莫教红袖舞,太守先为唱如川。

(0)

挽田太守母

泉南忽报歌钟罢,彤管尊荣次第收。

民社功名唐刺史,云霄志业汉诸侯。

虚疑海上三千岁,直过人间八十秋。

销得西风多少恨,芝兰全绕读书楼。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