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坳转处彷村居,废圃荒畦辟度初。
市近犹能心若水,门幽稍觉客来疏。
分餐减米吾良愧,篱隔闻谈女弗如。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分餐(fēn cān)的意思:分开吃饭,指争吵或矛盾激化到不愿再一起共事或共同生活的程度。
家相(jiā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与其家庭背景相符合或相似的现象。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若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柔和、温润如水的气质或风格。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心若(xīn ruò)的意思:形容心境平静、无所畏惧。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寂寥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边缘村庄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外界的微妙联系。
首联“城坳转处彷村居,废圃荒畦辟度初”描绘了村庄的位置和环境。城隅的转角处仿佛是乡村的居所,废弃的菜园和荒芜的田地经过初步的整理,展现出一种新生的气息。这里既有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颔联“市近犹能心若水,门幽稍觉客来疏”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与世无争的氛围。虽然靠近市场,但人们的心境却如同平静的水面,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门扉深幽,使得来访的客人显得更为稀少,凸显出村庄的清静与隐逸。
颈联“分餐减米吾良愧,篱隔闻谈女弗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自省和对知识的渴望。在食物分配上减少米饭,诗人感到愧疚,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资源的匮乏。同时,篱笆之外听到女子谈论,诗人感到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流露出对学习和成长的渴望。
尾联“烟火邻家相接好,墙东共读未焚书”最后以温馨的画面收束全诗。邻居家的炊烟相互连接,象征着邻里之间的和谐与互助。诗人与邻居共同阅读未被焚烧的书籍,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也暗示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它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