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
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
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尘表(chén biǎo)的意思:指尘土沾染在物体表面,比喻人的名誉受到玷污或损害。
触石(chù shí)的意思:触摸石头,比喻寻找事物的根本或真相。
初来(chū lái)的意思:指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环境还不熟悉。
丛筱(cóng xiǎo)的意思:指众多竹子丛生在一起,比喻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错置(cuò zhì)的意思:指顺序或位置颠倒,摆放错乱。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海西(hǎi xī)的意思:指远离海洋的西部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畸人(jī rén)的意思:指外貌、体态或行为异常的人,也用来形容与众不同、与常人不同的人。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留宿(liú sù)的意思:指在外过夜,不返回自己的住所。
栖心(qī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心灵得到安定和满足。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人海(rén hǎi)的意思:人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多如海的场景或情况。
深渺(shēn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深度、广度或内涵非常深远、广泛或深奥。
世眼(shì yǎ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眼睛,比喻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看法。
石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坚硬如石头的水,形容冰冷刻薄、无情无义。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宿处(sù chù)的意思:指人们暂时居住或休憩的地方。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湍激(tuān j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有力。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下坡(xià pō)的意思:指事物向下倾斜或衰落的趋势。
心愿(xīn yuàn)的意思:心愿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期望。
心羡(xīn xiàn)的意思:心生羡慕之情。
迅疾(xùn jí)的意思:迅速敏捷,速度极快。
岩嶂(yán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高大而雄伟。
一邱(yī qiū)的意思:指一个非常大的堆积或积累。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张幕(zhāng mù)的意思:指展开帷幕,开启新的篇章或阶段。
真隐(zhēn yǐn)的意思:真实的隐藏或隐蔽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此诗《志道乐净山房落成赋赠》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创作。全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建山房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选择远离尘嚣之地建房。接着“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描绘了一座山丘,蕴藏着水与石,常人难以察觉其美。随后,“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提到一位奇人从海西而来,遍览五岳美景,引出对太行陉的特别兴趣。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描述了诗人刚到山房时,仅搭建帐篷,静听泉水声,度过晨昏。接着“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描绘了山房周围岩石环绕的壮丽景象。诗人邀请朋友来访,“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在山房内饮酒,享受着山间的清新空气。
“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描绘了山房下方林间错落有致的小亭。诗人沿着山坡下坡,“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快速穿过山涧,如同飞鸟一般。面对水流,“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水流在石头上更加明亮,碰到石头则绕行。
“湍激度以彳,洼盈闸为沼”描绘了水流湍急,形成曲折的路径,低洼处蓄水成池。山房旁的水景让人心旷神怡,“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山房紧邻流水,供人休息,同时提醒樵夫和牧童不要打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回忆了去年住宿的情景,月光皎洁。时光荏苒,“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感叹时间流逝,内心向往宁静深远的生活。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道家书籍中的满足感,往来的人很少,更显山房的幽静。最后,“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提到山房缺少高大的树木,需要补充一些灌木丛,以增加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