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翠幌(cuì huǎng)的意思:形容景物美丽如画。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寄怀(jì huái)的意思:寄托思念之情。
举案(jǔ àn)的意思:指将案卷举起,表示将案件提交审理的意思。也用来比喻提出问题或事情供讨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熏炉(xūn lú)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逾半(yú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
-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母亲的离世,情感深沉而哀婉。"七帙开逾半",以七十大寿为时间节点,暗示母亲年事已高,生命即将过半,预示着离别的临近。"孤芳散若飘",以孤高的花朵随风飘散比喻母亲的离去,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可怜频举案","举案齐眉"是中国古代形容夫妻恩爱的典故,此处用来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即使在她离世后,这份敬意依然如在眼前。"那复记吹箫",借指母亲生前的爱好或某种生活情趣,强调了母亲在世时的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翠幌浮埃积,熏炉旧炷消",通过描写室内环境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母亲的离去。"翠幌"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窗户,"浮埃"是积累的灰尘,"熏炉"是香炉,"旧炷消"则是指香炉中燃烧的香已经熄灭。这些细节描绘了母亲不在后的冷清与寂静,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最后两句"如何寄怀抱,细雨夜萧萧",将情感推向高潮。"怀抱"在这里既指内心的情感,也暗含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细雨夜萧萧"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细雨绵绵不绝,夜晚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位母亲的离去哀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梅引/江城梅花引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