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屋洞》
《林屋洞》全文
清 / 赵怀玉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湖宽地肺通,土裂山腹厚。

初犹龛可容,渐觉釜低覆。

蛇行杖策蚁伏襟袖

惊霆左右转,骇石首尾斗。

阴阳异旱潦,明闇昏昼

扑炬起蛰禽,内迹閟阴兽。

金庭灵威石函篆籀

始疑造化泄,转怍心志陋。

奇游傥可续,敢惜疲躯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昏昼(hūn zhòu)的意思:指白天昏暗无光明,也用来形容黑夜。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金庭(jīn tíng)的意思:指官府、官员的居所。

惊霆(jīng tíng)的意思:形容雷声大,声势惊人,也用来形容威力极大的攻击或力量。

灵威(líng wēi)的意思:指灵活而强大的力量。

明闇(míng ān)的意思:指明亮和黑暗,比喻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等事物的对立和区别。

山腹(shān fù)的意思:指山体的中部或内部。

蛇行(shé xíng)的意思:形容行进缓慢,曲折而有条理。

石首(shí shǒu)的意思:指坚硬、不易改变的心意或态度。

石函(shí hán)的意思:指心地坚硬,不易被外界所动摇。

首尾(shǒu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指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心志(xīn zhì)的意思:指内心的决心和意志。

蚁伏(yǐ fú)的意思:形容众多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篆籀(zhuàn zhòu)的意思:篆籀是指古代的两种文字书体,篆字和籀文。它们分别代表着古代文字的两个阶段,篆字是古代文字的初级形态,籀文是经过演变后的进阶形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林屋洞的壮丽景象和深邃神秘。诗人赵怀玉以生动的语言,通过比喻和细节描绘,展现了洞穴的广阔与深邃,如“湖宽地肺通”、“土裂山腹厚”,形象地刻画出洞内的空间之大。随着深入,诗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巨大的容器中,“初犹龛可容,渐觉釜低覆”,暗示洞穴的倾斜和深度。

诗人运用“蛇行”、“蚁伏”等动态描绘,写出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惊奇,洞内的自然现象也变化多端,“惊霆左右转,骇石首尾斗”,表现出洞内气象万千。光线的明暗变化使得时间仿佛失去了界限,“阴阳异旱潦,明闇杂昏昼”。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发现生物活动,如“扑炬起蛰禽,内迹閟阴兽”,显示出洞内生态的活跃。他对于洞中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好奇,“金庭企灵威,石函虚篆籀”,流露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对知识的追求。

然而,面对如此奇景,诗人并未止步,反而激发了继续探索的决心,“奇游傥可续,敢惜疲躯复”,表达了他对冒险和探索的热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屋洞的壮观与神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赵怀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落花效玉溪生体

狼藉东风遽已衰,迢迢虚作隔年期。

莺藏新绿仍高树,蝶恋馀香尚故枝。

痛惜漫劳将尽后,护持好及未残时。

美人颜色还如此,二八娇饶自不知。

(0)

登泰山

何地能销郁郁情,且登岱岳望蓬瀛。

无人到处方孤立,有路通时更上行。

四面愁阴千里合,一声恸哭万山惊。

儒生未可讥封禅,终是能逢世太平。

(0)

寄适·其一

紫阁调梅供奉频,锦园花木自芳春。

临风不暇携尊赏,吟望台阶一注神。

(0)

嘉靖巳亥南巡歌用韵·其一

玉殿金门午夜开,翠华黄幄下仙台。

卢沟桥北灯如簇,照见香烟紫雾来。

(0)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其三

鸟鹊巢高树,关山起暮愁。

金波云里净,桂影酒中浮。

听笛当今夕,登楼度几秋。

清光浑不减,一色照神州。

(0)

怀座主张宫保阳峰公

忆昔陪芳宴,春云生□堂。

从珍皆宅俊,赐醴出君王。

倚鼎调兰气,联裾傍日光。

金陵悬夕望,欲往限津梁。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