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赖无侪,残碑手自揩。
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
这首清代诗人法式善的《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山行图景。首句“爱古赖无侪”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热爱,无人能及,显示出他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接下来,“残碑手自揩”则展现出诗人亲自擦拭残破古碑的细心与专注,体现了他对文物的呵护。
“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两句,通过泉水洗涤石碑的清香和新生竹笋被花丛掩映的景象,寓言了岁月更迭,自然生机盎然。诗人以物寓意,表达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朴,堆积的秋叶如同霜降后的厨房,炉火燃烧的是带有青苔的柴火,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丹砂不须炼,梨枣略安排”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需求的淡泊,不追求炼丹求长生,而是满足于简单的梨枣生活,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珍视,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禅意。
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
客中淡无事,翛然一杯酒。
书生拙自料,事业期不朽。
少年忝朝迹,蹭蹬今白首。
历观千载事,和戎固尝有。
定襄伍原间,乃可画地守。
神州在何许,东巡已去久。
煌煌一统业,谟训其可负。
荆楚多剑客,宣润富弩手。
孰能用其长,坐使老农亩。
讲武幸长杨,劳军临细柳。
中兴望圣时,未死得见否。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
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
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
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后来固多士,鹓鹭照台阁。
婆娑郎吏间,祇自取嘲噱。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穫。
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