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七》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七》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

扪萝鸟道扬尘乔林

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飞禽(fēi qín)的意思:指能够飞翔的鸟类。

归飞(guī fēi)的意思:指事物返回原处或回到最初的状态。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乔林(qiáo lí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众多人或事物中显得突出、出类拔萃。

下方(xià fā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的下面或下面的方向。

扬尘(yáng chén)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嵩山时的景象与心境。开篇“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壮丽的山中冬景。磴道即山路,上面积存着未融的残雪,而古老的岩石缭绕在浓密的白云之中,显得格外庄严。

接下来的“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则写出了行走于山间小路的情景。这里的“扪萝陟”指的是攀扶着岩石边缘的小径,而“扬尘落乔林”则是说脚步踩踏在这条小道上,偶尔扬起细微的尘土,这些尘土随风飘落于乔木深处。

末两句“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展示了诗人从高处眺望下的景致。诗中的“粟场”可能是指山中某个开阔之地,而“俯见归飞禽”则表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鸟儿在夕阳下纷纷归巢,显得分外温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切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观莫福海像书事·其二

上将分符兵百万,文才草檄字三千。

试看洗剑沧溟水,何似含恩雨露天。

牙纛嵯峨唐节使,缨蕤飘袅汉貂蝉。

南中自有衣裳地,剩读周书旅贡篇。

(0)

观瀑八景为孙性甫咏双泉

遗荣涉林丘,扪萝弭朝节。

回眺林薄外,瀑流撼玉轶。

天高山气清,野静夕霏彻。

忽见双飞龙,下饮寒潭洌。

水雾腾紫虹,石鲸势怒抉。

初疑河汉倾,又似浑沌泄。

灵源莽何穷,素练天所揭。

仙翁碧玉笙,鹤驭振㵳泬。

我欲从之游,风烟坐羁屑。

缅邈怀孤高,幽意不可掇。

(0)

中秋看月二首·其一

穆穆金波端正月,寥寥碧落蔚蓝天。

松林阴映石床净,宴坐焚香骨已仙。

(0)

王明叔同年夜集

映烛吟诗春雾生,开帘窥雪夜寒轻。

花边仙吏双凫舄,云里瀛洲五凤城。

对酒己拚连夕醉,相思不奈隔年情。

官河南望冰潭绿,愁见兰桡送客行。

(0)

寄范处士

莱子不肯仕,荣期岂患贫。

绝尘今莫嗣,高尚尔为邻。

抗迹违纷竞,和光异隐沦。

鹪鹩见生理,鸥鸟会天真。

栖息丘园曲,行歌湖水滨。

白云无尽意,沧海自由身。

放旷欲何极,沈冥难可亲。

薄游已从告,去去逐幽人。

(0)

赠董应期侍御

同时多逐客,而我独怜君。

弃置勿复道,凄凉不可闻。

风波一流落,江海遂离分。

他日书相及,常因西北云。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