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拜 靖 节 墓 明 /罗 洪 先 久 憎 折 腰 事 ,再 拜 向 高 坟 。东 晋 非 前 日 ,南 山 还 暮 云 。将 持 斗 酒 酹 ,更 以 挽 歌 闻 。不 饮 缘 何 事 ,低 回 心 已 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低徊(dī huái)的意思:形容心情低落,犹豫不决。
东晋(dōng jì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的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的繁荣和兴盛。
斗酒(dǒu jiǔ)的意思:指饮酒比赛或酒量较量。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挽歌(wǎn gē)的意思:悼念死者的歌曲或诗文
缘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罗洪先的《拜靖节墓》表达了对陶渊明(字靖节)的深深敬仰和对他高尚人格的追慕。首句“久憎折腰事”表明诗人长久以来厌恶世俗官场,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深感认同。次句“再拜向高坟”则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位隐逸诗人的崇敬之情。
“东晋非前日,南山还暮云”暗示了历史变迁,但陶渊明的精神犹在,如同南山的暮云般永恒。诗人打算“将持斗酒酹”,以酒祭奠,同时“更以挽歌闻”,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怀念。最后两句“不饮缘何事,低徊心已醺”,诗人虽然未饮酒,但因对陶渊明的景仰和共鸣,内心已感到如醉般的激动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靖节墓的拜谒,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独立人格的敬仰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祝融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
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