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未半里,满船青载山。
岸危不长树,沙乱欲无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进入自然之境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出郭未半里,满船青载山”描绘了诗人刚离开城郭不久,船中装载的满是青山的景象,既展现了旅途的清新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岸危不长树,沙乱欲无湾”两句,通过描绘岸边险峻、沙地杂乱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为后文的转折做了铺垫。
“直路云梢去,斜阳樵背还”这两句,将视线拉高至云端,又降至地平线,描绘了一幅云中之路与夕阳归人的和谐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寻。
最后,“已知箬下水,清可鉴吾颜”一句,以箬下水的清澈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自我反思与净化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净化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向城北。问野圃浓霜,这番消息。
道寒花都放,莫迟去寻觅。
携奴荷锸随黄蝶,踏断残芜碧。
忽惊看、一簇斜阳,满篱霜色。金盏为君拭。
有疏影疏香,移来书室。几日帘前,经岁又相忆。
忍寒翠里灯花下,一一重搜剔。
趁重阳,细雨轻烟澹日。
北宋南唐继。问词坛、双飞健将,而今有几。
太白才华江令笔,一样花生梦里。
谱妙句、金荃堪拟。
旧酿蒲桃新拨瓮,倒芳樽、共把尘襟洗。
沧海量,更谁比。清谈雅吐如虹气。
骋吟怀、齐霏玉屑,尘挥难已。
便化西湖波作酒,那怕刘伶醉死。
总不学、眼醒屈子。
我亦浇书成素癖,要青旗、买遍江南地。
拼酩酊,画屏倚。
叠叠云笺,行行鲛颗,令人咄咄书空。
把新词吟遍,欲和难工。
剔尽长灯听雨,真负却、作达心胸。
一滴滴,声随肠断,泪染绡红。朦胧。
模糊病眼,看五色迷离,头脑冬烘。
叹文章有道,何补闺中。
博得一场愁梦,思量著、误学屠龙。
空自教,年年纸穴,辛苦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