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归驰道遇雨马上作》
《晚归驰道遇雨马上作》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朝雨杂轻霾,浓阴暮未开。

天低五里雾,日晦九成台。

宫溜轻淙玉,坊车小隐雷。

不愁驰道远,宝色夹千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uīchídàoshàngzuò
sòng / sòngxiáng

cháoqīngmáinóngyīnwèikāi

tiānhuìjiǔchéngtái

gōngliūqīngcóngfāngchēxiǎoyǐnléi

chóuchídàoyuǎnbīnláiqiānhu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色(bǎo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华丽、美丽夺目。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九成(jiǔ chéng)的意思:指很大的比例或数量,接近百分之九十。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九成台(jiǔ chéng tá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程度或比例非常高,接近百分之九十。

五里雾(wǔ lǐ wù)的意思:形容视野模糊、眼前一片迷茫。

翻译
早晨的雨夹杂着淡淡的雾霾,傍晚时分浓重的阴云仍未散去。
天空仿佛被压低了五里,阳光在厚厚的雾气中变得昏暗,只能看见九成台的轮廓。
宫中的流水轻快地流淌,像玉液般清澈,街市上的车辆发出微弱的雷鸣声。
我不担心道路遥远,因为沿途有珍贵的绿色槐树夹道,增添了美景。
注释
朝雨:早晨的雨。
轻霾:淡淡的雾霾。
浓阴:浓重的阴云。
暮未开:傍晚时分仍未散去。
天低:天空仿佛被压低。
五里雾:五里的雾气。
日晦:阳光昏暗。
九成台:九成台(可能指宫殿或高台)。
宫溜:宫中的流水。
轻淙玉:轻快地流淌,像玉液。
坊车:街市上的车辆。
小隐雷:微弱的雷鸣声。
驰道:大道。
宝色:珍贵的绿色。
千槐:千棵槐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中归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一场春日的轻雨和朦胧的云雾。"朝雨杂轻霾,浓阴暮未开",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一个不疾不徐的午后时分,天空仍被薄雾所笼罩,没有出现明显的阳光。

随后的"天低五里雾,日晦九成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朦胧感。这里的"天低"给人一种压抑之感,而"日晦"则透露出一丝阳光被云雾遮蔽的意象。

接下来的"宫溜轻淙玉,坊车小隐雷",诗人细致地描写了雨中的声音和景色。"宫溜"指的是宫殿附近的小溪,而"轻淙玉"则形容溪水在雨中流动的柔美声音;"坊车"指的是街市间行走的声音,而"小隐雷"则捕捉了远处雷声在雨幕中的微弱回响。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途不感到烦恼的心境——"不愁驰道远,宝色夹千槐"。这里的"不愁"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驰道远"则是对道路长久的描绘;"宝色"指的是诗人所乘坐的马匹,而"夹千槐"则是在说这匹马匹色的鲜明,甚至在雨中也显得格外耀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精准的声音捕捉,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雨中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华山顶诸水·其一

玉井潜流作玉泉,中间二十八潭悬。

水帘一道风吹断,乱落芙蓉更可怜。

(0)

子夜歌·其十一

??比翼好,栖我使君堂。使君留哺子,未许载还乡。

(0)

白华园作·其十八

犹乘五十时,多学母为师。

膝下如南面,无令游子知。

(0)

定情曲·其九

愿作合欢草,夜则为一茎。

与郎缠绵死,地下犹相并。

(0)

画马

千里骅骝气,飞阳尺素中。

可怜曹霸在,泪与汗花红。

(0)

送王础尘之赣州·其一

白头吾友渐无人,君去台关失所亲。

归雁声催南海节,落梅香待建安巾。

云中冒顿频乘月,雪里花门未动尘。

到日郁孤当小岁,羊裘先得汉家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