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七悼亡》
《点绛唇·其七悼亡》全文
明 / 梁清标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玉冷秦台,凤箫响绝闲萧史芙蓉落矣。

璧月秋水。谁与温存,小阁香肩倚。孤眠里。

笳声起。偏到愁人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璧月(bì yuè)的意思:指美丽的月亮,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凤箫(fè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高雅动人,能够使人心灵得到满足的美妙声音。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温存(wēn cún)的意思:温柔地对待,关怀备至。

萧史(xiāo shǐ)的意思:指人事已去,事物已消逝,形容已经过去或已失去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以秦台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寂寞。"玉冷秦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氛围。"凤箫响绝闲萧史",借凤箫声断,寓言了往昔的美好不再,只剩下了空寂。

"芙蓉落矣。璧月怜秋水",通过比喻,芙蓉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明亮的秋水则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哀愁。"谁与温存,小阁香肩倚",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以及失去陪伴后的孤单。

"孤眠里。画笳声起",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夜晚,画笳的声音格外触动人心,加重了诗人的悲愁。"偏到愁人耳",直抒胸臆,表达了这份哀愁是如何直接地刺入诗人的心头。

整体来看,梁清标的《点绛唇·悼亡》以其深情的笔触,通过对环境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悼念亡者时的深深哀思和孤独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梁清标
朝代:明

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一号蕉林。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文学家,名列“贰臣传”。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猜你喜欢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0)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0)

苏州十咏其五·阊门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0)

岁寒堂三题其三·松风阁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
凤皇下云霓,锵锵鸣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
洁如庖义易,洗入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0)

苏州十咏其一·泰州十咏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凭。
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
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0)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实籙,奉之如高真。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鼓,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实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乃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清籙,上清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