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容舟溯峡,且泛雪平湖。
不应从我懒,欲老豆麻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天独自驾舟前往长沙的景象和心境。首句“吾道元如砥”以坚定比喻自己的初衷,表明个人的信念不会轻易改变,如同砥石般稳固。第二句“人间谩畏途”则透露了社会上对诗人行为的误解和恐惧,人们往往会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畏缩之心。
第三句“未容舟溯峡”表明诗人尚未将船只驶入险峻的峡湾,而是选择在平静如画的雪湖上泛舟。第四句“且泛雪平湖”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宁静之境,诗人享受着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五句“子孝宁投杼”中,“子孝”应是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而“宁投杼”则可能是在用古代织布时的一种工具——杼来比喻某种坚守和勤劳的状态。第六句“天回看脱弧”则像极了一个画面,似乎在说天空中有观察者正目睹着弓箭从紧张状态松弛的情形。
最后两句“不应从我懒,欲老豆麻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不想随波逐流,而是希望能够在某个静谧而安逸的地方平淡地度过余生,这里“豆麻”可能指的是一些小事或日常琐碎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坚持自我、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
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
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
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
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水有蘋兮山有芝,人意虽存事已非。
有时却忆经游处,都似茫茫春梦归。
尔来尤解安贫贱,不为公卿强陪面。
皎如明月在秋潭,动著依前还不见。
还不见,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
若相见,莫殷勤,却是翁家旧主人。
《老人行》【宋·苏轼】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水有蘋兮山有芝,人意虽存事已非。有时却忆经游处,都似茫茫春梦归。尔来尤解安贫贱,不为公卿强陪面。皎如明月在秋潭,动著依前还不见。还不见,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若相见,莫殷勤,却是翁家旧主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767c66ab56a4c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