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的《悼无方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金仙殿的景象和对“作殿人”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上金仙殿”,描绘了诗人初次登临金仙殿的情景,金仙殿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接下来,“常思作殿人”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殿主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超越了物质世界,深入到了精神层面。
“香台频咒愿,愿汝记前身。”诗人通过频繁地在香台上诵咒祈愿,希望逝者能够记住自己的前生,这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自己信仰的坚定。这里蕴含了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精神世界的连贯性和永恒性。
“海鸟千波影,山花隔岁春。”这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海鸟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留下倒影,山花在隔年的春天再次绽放,这些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永恒。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或灵魂依然存在于世间,如同自然界中的生命一样,生生不息。
“论因无苦系,当不重迷津。”最后两句,诗人从更深层次探讨了生死与解脱的主题。他认为,如果能理解生命的因果关系,就能摆脱痛苦的束缚,不再迷失于生死的困惑之中。这里的“迷津”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诗人通过此言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解脱之道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仙殿的描写和对逝者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精神世界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和精神解脱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祝子权游虎邱
出门迎朝暾,入门饯夕阳。
岂愿从吾驷,声名跨楚梁。
明日聊与君,褰裳陟危冈。
方舟转河曲,薰风度微凉。
细看槐柳暗,稍觉薝萄香。
天高散霞绮,云净呈天光。
梵宫占地胜,古木参天长。
禽鸟亦自得,呜呼声激昂。
缓步信携筇,清流足飞觞。
乃知声利役,脱去非无方。
所怜雄丽地,千年陇树荒。
石顽尚莓苔,剑逝宁光芒。
自今一瞬息,江山几兴亡。
我衰渐落寞,乐极泪淋浪。
寄谢同心人,无惊鬓毛黄。
洞仙歌
芙蓉院宇,露下秋容瘦。龟鹤仙人献长寿。
问蓬山别后,几度春归,归去晚,开得蟠桃厮勾。
人间游戏好,鲸背风高,那更相将凤雏九。
事苹蘩,工翰墨,才德兼全,人总道、古今稀有。
尽从他、乌兔促年华,看绿鬓朱颜,镇长依旧。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