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乡 人 鉴 休 上 人 别 唐 /方 干 此 日 因 师 话 乡 里 ,故 乡 风 土 我 偏 谙 。一 枝 竹 叶 如 溪 北 ,半 树 梅 花 似 岭 南 。山 夜 猎 徒 多 信 犬 ,雨 天 村 舍 未 催 蚕 。如 今 休 作 还 家 意 ,两 须 垂 丝 已 不 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垂丝(chuí sī)的意思:指掉下来的头发或胡须。
村舍(cūn shè)的意思:指乡村中的房屋,也用来形容简朴、朴实的生活环境。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猎徒(liè tú)的意思:指用来帮助自己的人,却反而被对方利用,成为对方的帮凶。
岭南(lǐng nán)的意思: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指广东省一带的地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乡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指乡村的风俗风貌,也指乡村的风气和乡土文化。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 注释
- 此日:今天。
因师话乡里:因为和老师谈论起家乡。
故乡:家乡。
风土:风俗习惯。
我偏谙:我对它们特别熟悉。
一枝竹叶:比喻家乡的景物,如同竹叶般清新。
如溪北:像在溪流北岸一样鲜明。
半树梅花:形容梅花盛开的情景。
似岭南:像岭南地区那样温暖花开。
山夜:山村的夜晚。
猎徒:打猎的人。
多信犬:大多依赖猎狗的帮助。
雨天村舍:雨天的农舍。
未催蚕:没有急于养蚕的紧迫感,指生活节奏缓慢。
如今:现在。
休作还家意:不再有回家的念头。
两须垂丝:两鬓的白发,比喻年老。
已不堪:已经无法承受(思乡的忧愁)。
- 翻译
- 今天和老师聊起家乡,我对那里的风俗习惯特别熟悉。
就像溪流北岸的那一枝竹叶,和岭南那边半树盛开的梅花。
山村夜晚打猎的人大多依靠猎犬,雨天里农家也不会急着养蚕。
而今我已无意归家,因为两鬓的白发已经难以承受那份思乡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乡愁。"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表达了诗人因为谈论家乡而引起的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那里的熟悉与了解。接着,"一枝竹叶如溪北,半树梅花似岭南"用鲜明的比喻,将竹叶和梅花分别比作溪北和岭南,展示了诗人对于家乡自然景观的美好记忆。
在下两句中,"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猎人在山夜里依赖狗只捕猎,而农家在雨天没有急于催促养蚕事务,显示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表达了诗人想要放下一切回归家乡的愿望,以及对时光流逝、头发斑白的无奈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六卧龙庵武侯祠
空山龙卧处,苍峭神所凿。
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来爱佳名,小筑寄幽壑。
永念千载人,丹心岂今昨。
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
公来识此意,顾步惨不乐。
抱膝一长吟,神交付冥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