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丹厓(dān yá)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岩,比喻高尚的品德或高洁的志向。
回绕(huí rào)的意思:指事物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形成环形或曲线形状。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盘回(pán huí)的意思:回转,往返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阒寂(qù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冷落荒凉。
山足(shān zú)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山峰接连不断的样子。
望望(wàng wàng)的意思:望望是一个表示观望、等待的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在等待或观察某种情况的发展。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丹崖、落日、金磬声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山顶的景象,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之情。接着,“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两句,通过“丹厓”(红色的山岩)与“落日”(夕阳)的结合,以及“风萧萧”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尤其是“落日风萧萧”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金磬声在空中飘荡,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仿佛被洗涤一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安宁。
最后,“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以及长松在夜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创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与美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