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
《茅山》全文
明 / 文彭   形式: 古风

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

丹厓出殿角,落日萧萧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

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丹厓(dān yá)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岩,比喻高尚的品德或高洁的志向。

回绕(huí rào)的意思:指事物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形成环形或曲线形状。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盘回(pán huí)的意思:回转,往返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阒寂(qù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冷落荒凉。

山足(shān zú)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山峰接连不断的样子。

望望(wàng wàng)的意思:望望是一个表示观望、等待的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在等待或观察某种情况的发展。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丹崖、落日、金磬声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山顶的景象,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之情。接着,“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两句,通过“丹厓”(红色的山岩)与“落日”(夕阳)的结合,以及“风萧萧”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尤其是“落日风萧萧”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金磬声在空中飘荡,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仿佛被洗涤一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安宁。

最后,“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以及长松在夜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创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与美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文彭
朝代:明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猜你喜欢

三月三十日顾子朋招集薛庐

龙潭一片故依然,坐客浮沈过十年。

能共送春中酒后,可堪照影绿波前。

入山计就真忘世,招隐诗成更问天。

秦老顾生莫怊怅,好留豪气伴华颠。

(0)

天津入都车中·其三

六年复此来,停车聊一望。

指点畿内山,祇汝色无恙。

(0)

效西昆体与琥同作四首·其二

长遣佳人老谷中,绿章吾欲叩天公。

肯从蕙叶分多碧,常共旃檀斗逆风。

入室已无香可觉,佩帏输与艾能充。

灵均去后哀芳草,九畹离披类转蓬。

(0)

题金陶陶女士花卉画册在舟中作·其三

几度回船鬓已皤,年来东海是恒河。

羡君卷里春长在,画史瓯香未足多。

(0)

前后蜀杂事诗·其三

典章文物继唐初,九国龙争总不如。

李昊王锴尽才士,绝怜低首写降书。

(0)

伯平复叠前韵以坚游吴之约再酬两章并答来书·其一

壮不如人况暮年,任从时世笑诗颠。

未应八表同沈陆,无那群飞正刺天。

久矣畏牺宁羡绣,㗳然伏枥忍加鞭?

怪君多事供描画,簸秕扬糠例在前。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