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野菊》由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对野菊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野性和耐寒品质。
首句“野性偏宜野”,以“野性”二字开篇,点明了野菊生长于野外的独特环境,强调了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展现出一种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接着,“偏宜野”则进一步说明了野菊在野外环境中生长得更加适宜,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之融为一体。
第二句“寒花独耐寒”,将焦点转向野菊的花朵,通过“寒花”一词,突出了野菊在寒冷季节依然绽放的特点,表现了它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同时,“独耐寒”强调了野菊独自承受寒冷,不依赖外界条件,展现出其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经冬开未尽”,描述了野菊不仅能在冬天开放,而且其花期似乎没有尽头,暗示了野菊生命力的旺盛和持久。这一句通过“经冬”和“未尽”两个词,既赞美了野菊在严冬中顽强生存的能力,也表达了对野菊持续开花、永不衰败的赞叹。
最后一句“不与俗人看”,则以对比的手法,将野菊与“俗人”相对照,强调了野菊的独特性和高洁品质。这里的“俗人”可能象征着社会上那些追求名利、忽视自然美的世俗之人,而野菊则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本真生活的态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野菊独特魅力的欣赏和对其精神境界的推崇。
综上所述,《野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野菊在恶劣环境下依然绽放的坚韧之美,还寄托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丑粗为有秋但种秫者少以醉人为瑞物吾亦似陶靖节时或无酒雅咏不辍也八月初九日连日雷雨溪路阻绝山房岑寂此夕初霁浊酒新漉数酌竟步秋树阴潭鱼可数望前峰老枫数十株已无色白鸟飞翻去来是中有惠崇大年笔家人遣两力来迎因倒坐篮舆而归人或问之戏答曰吾日莫途远故倒行也记以三绝·其三
白兔秋毫绽,青虫树色并。
兴亡谁与吊,聊复快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