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玉 徽 亭 宋 /司 马 光 房 公 昔 漂 泊 ,置 酒 此 鸣 琴 。人 事 有 忧 乐 ,山 光 无 古 今 。风 流 俱 寂 寞 ,结 构 尚 萧 森 。松 竹 含 虚 籁 ,犹 疑 弦 上 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含虚(hán xū)的意思:指言辞含糊不清,意义模糊。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结构(jié gòu)的意思:
[释义]
(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
并列式:结+构
[例句]
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
[同义]
构造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虚籁(xū lài)的意思:指轻微的声音或轻柔的音调。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置酒(zhì jiǔ)的意思:设宴款待,举办酒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生活状态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开篇,表达了自己曾经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现在则安定下来,在一个可以听到琴声的地方享受美酒。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与自然山光的永恒不变,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烦恼的向往。这里的“山光”不仅是景物描写,更蕴含着哲理和情感,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境。风,即便轻柔,也带有一丝寂寞,而“结构”一词,则暗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景象。这里的“萧森”,既形容了风的清新,又增添了一份孤冷之感。
最后,“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声音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音乐和自然声响的敏感。这里的“虚籁”,形容了松竹间微弱的风声,而“犹疑”则表达了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仿佛在质疑琴弦上的声音是否能与大自然的音符相媲美。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情性较强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