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归·其二》
《夜归·其二》全文
宋 / 释文珦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生唯净命食,持钵人境

莫夜茅庐,月出山愈静。

处处闻泉声,行行松影

洗足便安禅,云深石床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便安(biàn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平静安逸,没有烦恼。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莫夜(mò yè)的意思:意为不要过夜,指不要在外过夜或不要拖延时间。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踏(xíng tà)的意思:指脚步行走,踏上前进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僧侣夜晚归巢的生活场景。"生唯净命食,持钵向人境",僧人以清净之心过活,手持乞食的钵盂走入人间。"莫夜归茅庐,月出山愈静",夜幕降临,他回到简朴的茅屋,月光洒落,山间的宁静更显深沉。"处处闻泉声,行行踏松影",沿途听到泉水潺潺,脚下踏着松树的婆娑影子,环境清幽。最后两句"洗足便安禅,云深石床冷",僧人洗去一天疲惫,准备在云雾缭绕的石床上打坐冥想,尽管环境清寒,却能让他心境宁静,进入禅定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僧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佛教修行者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释文珦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深山夜归图,富有禅意。

作者介绍
释文珦

释文珦
朝代: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猜你喜欢

七十感怀三首·其二

支离蜷曲卧岩阿,老至无能似弃柯。

开卷恍如逢故友,种花聊与遣愁魔。

酒因减量持杯少,诗到衰年俚句多。

忧患替人筋力悴,那堪天地更风波。

(0)

曾君圣与从礼围回避归来,相见于虚廓园,以途中积诗见示,奉赠二律·其二

瘦石孤松手自栽,此心何处不春台。

人当木槛摊书坐,天放山城入画来。

落拓一身无俗韵,交游四海仰清才。

绘图我欲供摩诘,展卷相亲日几回。

(0)

颂刘谦山邑侯德政五首·其四

纺织江乡处处同,年来生计巳皆穷。

为兴蚕茧舒民困,补救群推第一功。

(0)

颂刘谦山邑侯德政五首·其三

旱潦灾荒实可忧,频将水利细推求。

浚源岂特通舟楫,高下农田得有秋。

(0)

感怀

黾勉年年慕古人,穷途落魄志难伸。

山中只是无名氏,世上谁为一个臣。

蹈海鲁连能有耻,穷居原宪本安贫。

从今陋巷无馀事,且向烟波理钓纶。

(0)

偶述

晓来云气忽成岚,陇麦青青雨乍含。

偶堕世间如过客,得闲尘外似停骖。

半生忧患穷三易,一室弦歌学二南。

此日元龙豪气尽,常将损益静中参。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