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查若庸下第东还》
《送查若庸下第东还》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书不为科名读,若说科名误此生

请看草庐初读起,便知专不为科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读书的目的与社会对读书的功利化理解,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本质的深刻思考。首句“读书不为科名读”,直接点出读书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科举功名,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接着,“若说科名误此生”则从反面强调了过分追求科名可能会导致人生的偏颇和迷失。

后两句“请看草庐初读起,便知专不为科名”,以“草庐初读起”的情景为喻,说明真正的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而非单纯为了科名。这里“草庐”象征着简朴、清贫的生活环境,暗示了读书者可能面临的物质条件的艰苦,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真正读书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以及对社会上过于功利化看待读书现象的批判。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而非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功名的手段,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理念。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乙亥秋九月至旧京视散原先生日与心畬叔明立之伯夔君任羹梅过从寥志强志贻先询先诸弟自津沪来旧藏五十馀年陈酒由杭至京连日聚饮赋诗属和·其三

友如兄弟弟如友,此乐端能偿百忧。

不逢大道三驺卒,还胜东坡一子由。

老圃黄花初冒雨,西山红叶正矜秋。

莫将盆沼鱼千里,轻负机云屋两头。

(0)

丁丑九日作

天狗频闻坠地声,却疑瓯脱是围城。

园中犹可留宾客,菊外谁知有死生。

一雨暂教兵气洗,九秋难遣壮心平。

世间身手真何罪,请赋无衣为我鸣。

(0)

j

小窗落花急,强起欲风天。

老至常工病,春深祇独眠。

展眉除死后,饮泪避人前。

此日年年恨,魂伤一惘然。

(0)

柏林怨·其三

英雄事业一沾巾,闲向湖山拂战尘。

八月家山丹桂发,故宫秋月更无人。

(0)

庚戌路经交广南渡岛国居山泽间杂诗·其七

峡口潮凉云乱飞,风飘江雨点蓑衣。

贪看海上千山绿,吹笛骑牛缓缓归。

(0)

渡海杂诗十首·其二

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

孤危明正朔,大义耻和亲。

乌白潜幽楚,狐疑暗纳秦。

会闻采药使,东海见扬尘。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