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孤影:孤独的身影。
渐:逐渐。
高:升高。
云外月:云层之外的月亮。
寒声:寒冷的声音。
特起:特别地响起。
竹间风:竹林间的风。
- 翻译
- 孤影渐渐升高到云外的月亮,寒冷的声音特别在竹林间响起。
- 鉴赏
这两行诗是王随在宋代创作的《句》系列中的第29首中的一部分。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诗人深夜孤寂时的心境。
"孤影渐高云外月"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场景,月亮升到云层之上,投射下来的光线只剩下一片孤独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感受。在古代文学中,月亮常被用来象征思乡或孤独的情怀,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寒声特起竹间风" 这句则捕捉了一种声音的细微变化。"寒声"指的是清冷、凄厉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是从竹子之间传来的。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凉意,同时也暗示着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月亮与竹风,王随勾勒出了一幅静谧又带有一丝孤寂情绪的夜景图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小窗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高次愚上舍索题梅窗读书图,时越中不守,杭城被围
玉碎疏帘,茶温小阁,东风才逗横枝。
雪海无尘,生绡雅称题诗。
香吹纸墨人俱韵,赋游仙、高卧偏宜。但依依。
梦里江南,费尽相思。
吴山越水登临地,叹画中泉石,虏骑纷驰。
粉本倪黄,可怜风景都非。
伤心世界君休问,看烟云、起灭移时。怕迟迟。
春到孤山,鹤瘦难支。
咏嘉平雪二十四韵
嘉平月既望,霰雪日交加。
飒沓过山郭,飘零遍海涯。
兆丰为地瑞,不染是天花。
入水看无别,随风听有哗。
践形怜倏变,呈象惜俄差。
圭复能成璧,瑜真莫掩瑕。
暗添青鲤涨,明积白龙沙。
窒隙穿来细,搏空引去斜。
幻时瑶岛合,迷处玉楼遐。
谁种玲珑树,还开清净葩。
飞英争堕盏,舞絮漫随车。
寺失黄金布,峰留皓练遮。
难昏频起鹊,易曙骤惊鸦。
蝶冷庄周梦,鸥轻范蠡家。
夜光含素霓,寒影结青霞。
珠浦双遗佩,银河一问槎。
褰裳霜缘履,捲幔雾笼纱。
朔气横征雁,阴云湿暮笳。
谢衣沾自好,剡棹兴偏嘉。
鹤氅王恭适,狐裘晏子嗟。
槁颜今起粟,蓬鬓乍生华。
僵卧何堪稳,清酤尚可赊。
郢人歌寡和,梁苑赋新誇。
染翰冰凘满,淋漓字若麻。
《咏嘉平雪二十四韵》【明·张元凯】嘉平月既望,霰雪日交加。飒沓过山郭,飘零遍海涯。兆丰为地瑞,不染是天花。入水看无别,随风听有哗。践形怜倏变,呈象惜俄差。圭复能成璧,瑜真莫掩瑕。暗添青鲤涨,明积白龙沙。窒隙穿来细,搏空引去斜。幻时瑶岛合,迷处玉楼遐。谁种玲珑树,还开清净葩。飞英争堕盏,舞絮漫随车。寺失黄金布,峰留皓练遮。难昏频起鹊,易曙骤惊鸦。蝶冷庄周梦,鸥轻范蠡家。夜光含素霓,寒影结青霞。珠浦双遗佩,银河一问槎。褰裳霜缘履,捲幔雾笼纱。朔气横征雁,阴云湿暮笳。谢衣沾自好,剡棹兴偏嘉。鹤氅王恭适,狐裘晏子嗟。槁颜今起粟,蓬鬓乍生华。僵卧何堪稳,清酤尚可赊。郢人歌寡和,梁苑赋新誇。染翰冰凘满,淋漓字若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567c680202c88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