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趋朝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早朝的冷清与庄严。
首句“霜华满地寒犹薄”,霜花铺满了大地,寒气虽重但还未至极点,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未至严酷的冬晨氛围。霜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之早,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月色半窗天未明”,月亮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室内,天空尚未完全亮起,这既是对时间的精确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黎明前静谧时刻的敏感捕捉。月色与半明的天际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第三句“衮衮红尘行十里”,在这样的清晨,诗人踏上了通往朝堂的十里路程,红尘滚滚,象征着繁忙的世俗生活。这一句通过对比清晨的宁静与日常的喧嚣,突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最后一句“东华门外正残更”,点明了地点——东华门,以及时间——残更,即夜将尽之时。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具体位置,也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忙碌与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时间的巧妙安排,展现了诗人对清晨趋朝这一特定场景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深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夏之交鸣鸟百族惟布谷声最悲急动人戏作十韵
春风舍人去,陆子叹以惊。
欲挽春使回,无奈布谷声。
春亦何负汝,旦暮声不停。
或谓布谷者,一气感使鸣。
春老自当去,微禽彼何情。
上天运四时,斗柄亦峥嵘。
奈何独私春,欲使久不倾。
南风吹众绿,一扫紫与赪。
此时岂不佳,乃尔怀不平。
勿作儿女态,起视东郊耕。
夜闻姑恶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