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梁燕(liáng yàn)的意思:比喻人的一举一动或言行举止非常轻盈、灵活。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赛社(sài shè)的意思:比赛、竞争
省识(shěng shí)的意思:省悟,领悟到事物的真正意义或道理。
松萝(sōng luó)的意思:形容松散、不拘束。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燕巢(yàn cháo)的意思:指燕子在悬崖峭壁上筑巢,形容人们勇敢地在险峻的环境中努力工作。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 鉴赏
这首诗《感近事作》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变迁对乡村生活的影响。
首句“省识田家赛社歌”,描绘了一幅乡村节日的热闹场景,人们聚集一堂,以歌唱的形式庆祝祭祀活动,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里的“省识”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与理解,也暗含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怀念。
次句“太平有象在松萝”,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和谐与安宁。松萝在这里象征着自然与和平,太平之象则暗示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这一句不仅赞美了乡村的宁静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后两句“岂知梁燕巢林木,从此炊烟已不多”,转折中蕴含深意。诗人通过观察到梁上的燕子不再筑巢,炊烟稀少的现象,暗示了社会变迁对乡村生活方式的冲击。燕子不再筑巢,可能意味着人口减少或迁徙;炊烟稀少,则可能反映了农业生产或家庭规模的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折射出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人们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变迁,既有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也有对社会进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荆轲传
素车白马易水阳,田光一剑胡太忙。
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无晖光。
燕丹太子少年耳,报人易做一朝事。
壮夫迟留未可疑,遂尔同心不相俟。
迂哉荆卿故劫王,绕屏真负夫人匕。
樊将军,死已死,虚借头颅行万里。
不济当年事亦难,舞阳小儿不足恃。
答谢伯子先生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
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
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
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
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
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
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
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