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婚嫁(hūn jià)的意思:指婚姻的结合和婚礼的庆祝。
棘榛(jí zhē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道路艰险。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鲈莼(lú c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互相依赖,不能分离。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喜相(xǐ xiàng)的意思:形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喜气洋洋。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向平(xiàng píng)的意思:向平指的是向着平稳的方向发展或前进。
心情(xīn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感情状态或内心感受。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有后(yǒu hòu)的意思:有后指事物有了后代或有了继承人。
由身(yóu shēn)的意思:指凭借自身的力量、智慧或能力。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宗党(zōng dǎng)的意思:指一群人因共同的利益或意见而结成的团体,通常用来指代政治或宗教领域中的派系。
自由身(zì yóu shēn)的意思:指没有受到束缚、约束的状态或身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海盐,与友人和叔分别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闲官赢得自由身”,点明诗人因担任闲职而获得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享受。接着,“且逐渔盐沧海滨”一句,描绘了诗人随波逐流,如同渔民般在海边生活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老去心情尤惜别”一句,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更加珍视与朋友之间的每一次相聚,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随后,“乱余宗党喜相亲”则反映了在战乱之后,能够与家族亲友重聚的喜悦之情,凸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向平儿女催婚嫁,陶令田园翳棘榛”两句,运用典故,向平指东汉时期的向秀,他劝说儿子及时成婚;陶令则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的田园如今被荆棘覆盖。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扰扰浮生须有后,不应迢递为鲈莼”两句,诗人以“鲈鱼莼菜”这一江南美食的典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远离家乡,但心中仍怀有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友情、家庭、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颜用行归吉水并柬康隐君宗武
文昌进士颜夫子,昔在筠阳最知己。
春风携酒上坊楼,秋雨题诗洞山寺。
当时结交翰墨场,共言意气倾侯王。
岂知风尘各惊散,此地不得同翱翔。
君今只在泸源上,我亦南还窜林莽。
旧交零落海云空,梦里惊呼色悽怆。
往者山寇攻泸源,义门百口今谁存。
况闻亲庭抱永痛,妻子夜哭沙田村。
欲归无家出无仆,两年访我城东屋。
长林春暝风雨交,此日穷居转愁蹙。
柴门苦竹惟鸟啼,流水绕屋生春泥。
苦无一钱沽酒饮,坐据寂寞如枯藜。
鼓笳连江清夜永,短烛孤帷吊形影。
野麦陵陂老雁饥,寒风动竹枯萤冷。
知君豪宕轻黄金,感时亦复忧沈沈。
青云若负壮士志,白日难照愁人心。
谁能短衣事骑射,空遣悲歌泪盈把。
却望文昌从此归,东行定过匡山下。
匡山先生发如丝,十年不出真吾师。
便须晏岁荷短锸,共来山中寻紫芝。
《送颜用行归吉水并柬康隐君宗武》【明·刘崧】文昌进士颜夫子,昔在筠阳最知己。春风携酒上坊楼,秋雨题诗洞山寺。当时结交翰墨场,共言意气倾侯王。岂知风尘各惊散,此地不得同翱翔。君今只在泸源上,我亦南还窜林莽。旧交零落海云空,梦里惊呼色悽怆。往者山寇攻泸源,义门百口今谁存。况闻亲庭抱永痛,妻子夜哭沙田村。欲归无家出无仆,两年访我城东屋。长林春暝风雨交,此日穷居转愁蹙。柴门苦竹惟鸟啼,流水绕屋生春泥。苦无一钱沽酒饮,坐据寂寞如枯藜。鼓笳连江清夜永,短烛孤帷吊形影。野麦陵陂老雁饥,寒风动竹枯萤冷。知君豪宕轻黄金,感时亦复忧沈沈。青云若负壮士志,白日难照愁人心。谁能短衣事骑射,空遣悲歌泪盈把。却望文昌从此归,东行定过匡山下。匡山先生发如丝,十年不出真吾师。便须晏岁荷短锸,共来山中寻紫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767c71b5065a9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