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桐书屋率题·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书屋景象。首句“石门松影郁萧森”,以“郁萧森”三字生动地刻画了松林的茂密与幽深,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凉与静谧。接着,“书室三楹倚碧岑”一句,将书屋置于山色之中,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高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逸之气。
“阶下淙淙鸣曲注”描绘了书屋前流水潺潺的声音,这种自然界的声响与书屋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和谐美。最后,“朱弦不奏亦琴心”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即使没有实际演奏,心中也充满了对美好旋律的想象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书屋及其周围环境的静谧与高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关,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穫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二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题三游洞石壁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