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日 留 题 张 山 人 林 亭 唐 /杜 荀 鹤 此 中 偏 称 夏 中 游 ,时 有 风 来 暑 气 收 。涧 底 松 摇 千 尺 雨 ,庭 中 竹 撼 一 窗 秋 。求 猿 句 寄 山 深 寺 ,乞 鹤 书 传 海 畔 洲 。闲 与 先 生 话 身 事 ,浮 名 薄 宦 总 悠 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海畔(hǎi pàn)的意思:指海边、海滨。
鹤书(hè shū)的意思:指一种非常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偏称(piān chēng)的意思:偏袒、偏爱、偏重某一方,不公平对待其他方。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身事(shēn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身体状况。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书传(shū chuán)的意思:指通过书本传播知识、学问。
夏中(xià zhōng)的意思:夏季中间,指夏天的中期。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中游(zhōng yóu)的意思:指处于中间阶段或中等水平的状态或位置。
涧底松(jiàn dǐ sōng)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 注释
- 此中:这里。
偏称:特别适合。
夏中游:夏日游览。
时有:偶尔。
风来:微风拂过。
暑气收:暑气消散。
涧底:山涧底部。
松摇:松树摇曳。
千尺雨:千尺高的雨。
庭中:庭院中。
竹撼:竹子摇动。
一窗秋:一窗秋意。
求猿句:请求猿鸣。
山深寺:山深处的寺庙。
乞鹤书:寄鹤信。
海畔洲:海边的沙洲。
闲与:闲暇时与。
先生:先生。
话身事:谈论人生琐事。
浮名:虚浮的名声。
薄宦:微不足道的官职。
总悠悠:都显得如此渺小。
- 翻译
- 这里特别适合夏日游览,偶尔微风拂过,暑气得以消散。
山涧里的松树在千尺雨中摇曳,庭院中的竹子感受着一窗秋意的轻拂。
我请求为山深处的寺庙传递一句猿鸣,向海边的沙洲寄去一封鹤信。
闲暇时与先生谈论人生琐事,那些虚浮的名声和微不足道的官职都显得如此渺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乐的画面,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以避暑热。"时有风来暑气收"表明这一天偶尔有一阵风吹来,使得酷热的气息得到缓解。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描绘了涧底和庭中的景象。"涧底松摇千尺雨"中的“涧底”指山溪之底,"松摇"形容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样子,而"千尺雨"则是对夏日细雨的生动描绘,给人以凉意盎然之感。"庭中竹撼一窗秋"中的“庭中”指的是家宅的院落,“竹撼”形容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而"一窗秋"则是通过窗棂看到的夏日景色,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凉意。
诗人接着写道:"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向往在深山古寺中寻找一份清净,或是通过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心声。这两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孤独和超脱世俗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闲聊之时,谈论的是身世间的琐碎事情,以及对那些名利地位的淡然态度。"浮名薄宦"指的是官职和名声,这些都被视作轻浮而不重要的事物,而"总悠悠"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一切,心境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高士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