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三》
《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

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元灯(yuán dēng)的意思:指最初点燃的灯,也用来比喻最初的启发或指引。

翻译
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照在窗帘上,连铜瓶都感到温暖不再冰冷。
人们在人日这天采摘了七种不同的蔬菜,提前剪下上千枝灯笼准备迎接元宵节。
注释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大树,象征东方或日出之地。
铜瓶:古代用来盛水或酒的容器,此处形容温度上升。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中国传统节日,有吃七种菜的习俗。
上元灯:元宵节时悬挂的彩灯,上元节即元宵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温馨画面。"扶桑初日映帘升",写的是太阳初升,光线透过窗帘照进室内,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感觉。"已觉铜瓶暖不冰"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气候转暖,连寒冷的金属制品都变得温热起来,体现出季节更迁中温度的变化。

接着"七种共挑人日菜",这里的“七种”可能是指不同种类的蔬菜,表现了人们在春天开始关注生活和饮食的美好。"千枝先剪上元灯"则描绘了一幅人们在春节前夕忙着准备剪灯笼的景象,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剪制彩灯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活动。

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捕捉到了春天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细节的关注。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体会到春日里的那份宁静与喜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坐镇想雍容,是当年百战功勋,河山重秀,溯梯冲齐舞,鼓角争鸣,长剑抉浮云,顿使烽烟清半壁;

行营承节制,令此际两淮南北,草木知名,念挟纩偕温,投醪共饮,大旗悬落日,那禁涕泪满三军。

(0)

居室联

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

(0)

西岩寺联

色相出真空,眼界光明,震旦云霞围舍利;

声闻归妙有,耳根清净,乾陀钟鼓应迦陵。

(0)

慈利县自治局门联

民权代表;宪政先河。

(0)

挽张百熙联

是福泽谕吉大隈一流,首倡学界文明,振聩觉聋,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山斗同尊,并世成南张北张,天民先知,已弱一个;

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晚长邮传要政,轮声帆影,公欲耀国旗于地球,舟车所至,游迹遍东海西海,中华前路,遗恨九泉。

(0)

代贺梁銮藻中举戏台联

生如玉,旦如花,罗绮如云,借座客豪吟,妙舌澜翻,点缀他南部胭脂,西凉筚篥;

歌回文,舞回柳,旌旂回雪,趁嫦娥妆靓,当头月上,勾留我东山丝竹,北海琴尊。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