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边界(biān jiè)的意思:指两个地区或事物之间的分界线或界限。
传戒(chuán jiè)的意思:传递衣钵。
大圆(dà yuán)的意思:指情况或形势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困难或障碍。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放大(fàng dà)的意思:将事物的规模、程度或效果扩大
佛道(fú dào)的意思: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戒定(jiè dìng)的意思:戒定是指戒除邪恶,修身养性,使内心安定和谐。
开大(kāi dà)的意思:扩大规模或范围,使事物变得更大
莲座(lián zuò)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坐在莲花上,形容地位崇高、尊贵。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毗尼(pí ní)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非常相似,几乎没有差别。
桥梁(qiáo liáng)的意思:桥梁是指连接两岸的建筑物,比喻能够沟通、联系不同事物、不同人群的中介或纽带。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 鉴赏
这首诗《颂(其三)》由唐代诗人傅翕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和佛法传播的崇敬与向往。
首句“清净明珠戒”,以明珠比喻戒律的珍贵与纯净,强调了佛教戒律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如同明珠般珍贵且能照亮心灵之路。接着,“庄严佛道场”描绘了佛寺或修行场所的庄严景象,暗示了修行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能够更加专注和深入。
“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的目标与追求。身作如来相意味着通过修行,外在行为应体现出佛的慈悲与智慧;心为般若王则强调内在的智慧(般若)是修行的核心,如同国王统治国家一样,智慧应当引领一切行动与思考。
“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表达了诗人对早日成就佛果、获得智慧光明的渴望。登莲座象征着进入更高层次的修行境界,而口中放出的大圆光,则代表了智慧与慈悲的光芒普照四方,惠及众生。
“广照无边界,为佛作桥梁”则展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修行成果能够惠及更多人,成为连接众生与佛之间的桥梁,让佛法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开大毗尼藏,名传戒定香”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与弘扬。开大毗尼藏意味着开启佛法的宝藏,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和实践佛法;名传戒定香则是说佛法的名声和影响力如同香气一般,能够深入人心,让人闻之即生起修行的意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理念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众生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智慧增长、慈悲普度的修行目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
濯锦桥边月,几度照中秋。
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
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
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
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