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壁门(bì mén)的意思:指墙上的门。比喻事物的界限或者局限。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轻拂(qīng fú)的意思:轻轻地触摸或拂动。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注释
胡尘:指战争或风沙带来的尘土。
建章台:汉代宫殿名,此处象征皇宫。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蜀道:古代中国西南地区艰险的山路,这里指四川。
剑壁门:剑门关,著名的军事要塞。
五千尺:极言剑门之高。
石为楼阁:用石头建造的楼阁。
九天:极言极高,象征天庭。
翻译
尘土轻轻飘过建章宫台,神圣的君主西行巡幸蜀地而来。
剑门高峻五千尺,石砌的楼阁仿佛通向九天之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景与帝王游幸的诗句,出自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之手。诗中“胡尘轻拂建章台”一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长安城外那雄伟的建章台,而“圣主西巡蜀道来”则透露出帝王行程的庄严与非凡,显示了诗人对君主权威的一种颂扬。

“剑壁门高五千尺”一句,则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剑门(即剑阁)的险峻与雄伟,仿佛是天然的长城,直达云霄。紧接着,“石为楼阁九天开”则更进一步烘托出这自然景观的宏大,它如同一座通天的楼阁,让人感到这是连接天地的一道神奇之境。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壮丽山川和帝王巡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盛世美好愿景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李白特有的想象力与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0)

杨子华画三首·其二

皓腕卷红袖,锦韝臂苍鹗。

故人断弦心,稚齿从禽乐。

当年惜贵游,遗形寄丹雘。

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

似对古人民,无复昔城郭。

子亦观病身,色空俱寂寞。

(0)

放言五首·其一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眼前雠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0)

生春二十首·其十二

何处生春早,春生池榭中。

镂琼冰陷日,文縠水回风。

柳爱和身动,梅愁合树融。

草芽犹未出,挑得小萱丛。

(0)

漫问相里黄州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0)

系乐府十二首·其六贫妇词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