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予 笔 多 苇 管 近 又 得 竹 笔 匣 因 作 绝 句 宋 /晁 说 之 竹 匳 苇 管 可 幽 居 ,前 日 曾 藏 万 卷 书 。烽 火 不 知 南 北 渡 ,祝 兹 微 物 莫 愁 予 。
- 注释
- 竹奁:用竹子制作的盒子。
苇管:用芦苇制成的笔筒。
幽居:安静的居住环境。
曾:曾经。
万卷书:大量的书籍。
烽火:古代战争中传递信息的烟火。
南北渡:不分南北的过境。
祝兹:祝愿这。
微物:微小的事物,此处指书籍。
莫愁予:不要为我担忧。
- 翻译
- 竹制的盒子和芦苇笔筒可以作为隐居之所
之前这里曾藏有无数卷书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说之对简朴文具的喜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竹奁苇管可幽居",他赞赏竹制的笔匣和苇管笔,认为它们适合隐居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与简朴的崇尚。"前日曾藏万卷书",暗示了诗人过去的学问渊博和对知识的珍视。
"烽火不知南北渡"暗指战乱时期,诗人希望战火能远离,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祝兹微物莫愁予",诗人以祝福的姿态,祈愿这些微小的文具在战乱中能得到保全,不必为自己担忧,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物我关系的微妙处理。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日常物件寄托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操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
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
乌乎!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右悯周。
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右怀燕。
渭水渊渊兮函谷嶙峋,我马西逝兮意将涉秦。
父老止我兮子宜爱身,子毋遽西兮秦其有人。
右涉秦。
织锦篇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