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

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愁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ōwěiguǎnjìnyòuzhúxiáyīnzuòjué
sòng / cháoshuōzhī

zhúliánwěiguǎnyōuqiáncéngcángwànjuànshū

fēnghuǒzhīnánběizhùwēich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予(chóu yǔ)的意思:愁予是一个表示担忧、忧虑的成语,意思是担忧自己的事情。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微物(wēi wù)的意思:微小的东西;极其细小的事物。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注释
竹奁:用竹子制作的盒子。
苇管:用芦苇制成的笔筒。
幽居:安静的居住环境。
曾:曾经。
万卷书:大量的书籍。
烽火:古代战争中传递信息的烟火。
南北渡:不分南北的过境。
祝兹:祝愿这。
微物:微小的事物,此处指书籍。
莫愁予:不要为我担忧。
翻译
竹制的盒子和芦苇笔筒可以作为隐居之所
之前这里曾藏有无数卷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说之对简朴文具的喜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竹奁苇管可幽居",他赞赏竹制的笔匣和苇管笔,认为它们适合隐居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与简朴的崇尚。"前日曾藏万卷书",暗示了诗人过去的学问渊博和对知识的珍视。

"烽火不知南北渡"暗指战乱时期,诗人希望战火能远离,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祝兹微物莫愁予",诗人以祝福的姿态,祈愿这些微小的文具在战乱中能得到保全,不必为自己担忧,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物我关系的微妙处理。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日常物件寄托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渭上观猎

草折渭门霜,萧萧猎气黄。

飞弓秋万里,纵马日千场。

雕雾藏沙迥,鹰风入树长。

将军骄意气,射杀白河狼。

(0)

琴操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

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

乌乎!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右悯周。

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右怀燕。

渭水渊渊兮函谷嶙峋,我马西逝兮意将涉秦。

父老止我兮子宜爱身,子毋遽西兮秦其有人。

右涉秦。

(0)

织锦篇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

(0)

方士志耕隐

雨衣制青荷,雨笠编新箨。

斯人沮溺流,日晏犹耕作。

今年拟有秋,烹羊祭先穑。

招我食力徒,斗酒聊取乐。

酣歌击瓦盆,昨晚牛生犊。

(0)

秋宵七恨·其一风

青蘋叶底声蓬蓬,当年曾号襄王雄。

秋高八月势转急,忽来吹我茅屋东。

令我夜坐难秉烛,使我发白成老翁,吁嗟恨尔之秋风。

(0)

漫成·其九

望帝千年魄,声声是泪流。

空庭无竹树,省得一春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