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瘠因荒两,山廉不买钱。
凉侵萱带冷,淡杂水沉煎。
㓗癖同余尚,峰椒拜末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元素如松根、苔藓、荒花、山峦、凉风、淡香等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松根云齿齿”,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根比作云的牙齿,生动地展现了松根在云雾缭绕中的形态,暗示了山林的神秘与高远。接着,“苔盎月肩肩”则通过比喻,将月光比作苔藓的肩头,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苔藓上的柔和与静谧。
“花瘠因荒两,山廉不买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荒凉而清高的意境。荒花瘦弱,山峦峭立,不需金钱购买,象征着自然界的纯粹与独立。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世俗价值的反思。
“凉侵萱带冷,淡杂水沉煎”描绘了山中凉爽的空气和淡淡的香气,仿佛是萱草被凉风吹拂,水沉香在水中慢慢煎煮,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氛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㓗癖同余尚,峰椒拜末颠”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某种共鸣。诗人如同山峰上的一粒椒子,虽然微小,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自我期许,也是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
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
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
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溪左右,山南北。
花远近,云朝夕。看风流杖屦,苍髯如戟。
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
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