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佛桑(fú sāng)的意思:指人被人欺负、压迫、侮辱,但却忍气吞声,不敢还手。
曼陀(màn tuó)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桑树(sāng shù)的意思:比喻为人忠诚、恪守信义。
陀罗(tuó luó)的意思:指人的胸襟、气度、志向等等不高尚或不值得称道的品质。也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庸俗。
西天(xī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遥远的地方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颜酡(yán tuó)的意思:指脸色红润的样子,形容人健康或兴奋的状态。
艳说(yàn shuō)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而不实际,内容夸张而不可信。
醉颜(zuì yán)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容颜。
曼陀罗(màn tuó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而有毒,或者形容人外表美丽而内心险恶。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桑花在噶玛兰署的独特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
首句“艳说佛桑树”,开篇即以“艳”字点明佛桑花的美丽,引人入胜。接着,“厅前印绿莎”一句,通过“印”字形象地描绘了佛桑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莎仿佛被佛桑花所点缀,增添了生机与色彩。
“果参般若蜜,花似曼陀罗”两句,将佛桑花与佛教文化巧妙结合,暗示佛桑花不仅美丽,更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意义。般若蜜与曼陀罗都是佛教中的重要元素,此处借以赞美佛桑花的神圣与智慧。
“下界昙云幻,西天镶色多”则进一步扩展了佛桑花的意象,将之置于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下,使得画面更加宏大而神秘。昙云幻化,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西天镶色,则寓意着佛桑花在不同时间和角度下的丰富色彩变化。
最后,“朝朝烘日出,映我醉颜酡”以日出为背景,描绘了佛桑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灿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桑花的喜爱之情。日出映照,不仅让佛桑花更加鲜艳夺目,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桑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退谷杂咏·其二
时序逐流川,退谷春已暮。
春暮各有营,驱犊上村路。
徇禄意多怍,食力勤所务。
芒屦染芳菲,卉衣生烟雾。
浮云过陇头,辍耕而有悟。
即此为形役,况乃勤世故。
人事会有终,于何加吾素。
缅彼方舆中,率为居室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