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永 嘉 张 仲 思 相 士 过 访 坐 间 索 诗 宋 /张 镃 便 静 非 形 色 ,相 逢 子 独 知 。功 名 槐 蚁 话 ,文 字 壁 鱼 痴 。剩 取 朝 贤 誉 ,何 须 隐 者 诗 。南 湖 鸥 正 狎 ,休 误 凤 凰 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鱼(bì y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非常困境或无法突破的状态。
朝贤(cháo xiá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独知(dú zhī)的意思:独自知道、独特的知识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槐蚁(huái yǐ)的意思:指小人或低下的人。
南湖(nán hú)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平和、宁静的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平和安静。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形色(xíng sè)的意思:指外貌、形象。
凤凰池(fèng huáng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湖泊或池塘。
- 注释
- 静:内心的平静。
子:你。
槐蚁:比喻微不足道的功名。
壁鱼:比喻对文字的热爱。
朝贤:朝廷中有声望的贤士。
隐者:隐居的人,常指不追求名利的人。
南湖: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湖泊,也可能是泛指南方的湖泊。
鸥:水鸟,象征自由。
凤凰池:古代皇宫中的池塘,这里借指朝廷。
- 翻译
- 你的宁静并非表面可见,只有你懂得这种深沉
与你交谈,仿佛谈论着微小的蚂蚁和墙壁上的鱼,都是对功名的痴迷
只求得到朝廷贤士的赞誉,何必寻求隐士的诗歌呢
南湖边的鸥鸟正与你亲近,别误以为那是凤凰池中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全诗围绕“静”与“功名”的主题展开,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世俗功名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首句“便静非形色”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核心思想,即追求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内在平和。接下来的“相逢子独知”则表明这种理解和感受是难以用语言传达,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理解。
中间两句“功名槐蚁话,文字壁鱼痴”通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功名与文学的关系。这里,“功名”被比作细小如蚂蚁的“槐蚁”,而“文字”则像壁上的鱼一样引人入胜,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些外在追求既有批判又不乏赞美。
末尾两句“剩取朝贤誉,何须隐者诗。南湖鸥正狎,休误凤凰池。”则是对内心宁静与功名之间关系的进一步阐述。“朝贤”指的是那些追求功名的人,他们如同清晨时分寻觅美誉,但在诗人眼中,这种追求并不需要通过隐居来达成。最后一句“南湖鸥正狎,休误凤凰池。”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描绘,其中的“南湖”和“凤凰池”都是理想中的美好场所,而“鸥”(一种水鸟)在这里代表了诗人宁静而自由的心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前韵答李提干
交游不厌广,益友未必多。
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
薄言臭味同,屡枉高轩过。
手携绿绮琴,弦以白雪歌。
别易会合难,预愁隔关河。
老我无所营,岂复忧蹉跎。
才高位犹下,君意将如何。
有玉不愿献,谁能涕滂沱。
自可荐藻藉,政须工琢磨。
何以赠君行,圣门睎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