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峤飘幡地,西华载酒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欧大任与友人一同游览西华山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风光的描绘。
“南峤飘幡地”,开篇以“南峤”点明地点,暗示着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如同旗帜在空中飘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飘幡地”则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动态美,仿佛整个山体都在轻盈地舞动。
“西华载酒年”,接着以“西华”进一步明确地点,同时“载酒年”则暗示了这次旅行的时间,以及在旅途中饮酒赋诗的雅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美好,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在自然美景中畅饮谈笑的惬意生活。
“使君携客去”,“使君”通常指地方官或使者,这里指的是欧大任与友人一同前往西华山。这一句简洁明快,直接点出了人物行动,同时也透露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何似谢临川”,最后以反问的形式,将这次旅行与古代文人谢灵运(临川)的游历相比较,表达了对此次旅行美好体验的赞叹。谢灵运是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此处暗含了对欧大任与友人这次旅行同样充满诗意与美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的欢愉与感慨,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与文化传承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六
天下多忌讳,首尾一身畏。
民人多技巧,奢淫终日炒。
利器转相誇,国家同怨嗟。
禁之以法令,盗贼持柯柄。
使我介然知,所戒惟施为。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好之在下,犹不可胜。好之自我,民胡不应。
必也其圣,无欲乃净。生之畜之,万物所命。
塞之闭之,光而不映。修之于身,天下以定。
比于赤子,以柔握劲。至精至和,卒如本性。
是谓玄同,亲疏孰竞。闷闷醇醇,不可歌咏。
吾将从其后,与民相左右。
根长而蒂久,能取复能守。
嗟兹家国母,是曰乾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