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至雪次韵·其二》
《小至雪次韵·其二》全文
明 / 黄廷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拥书公暇徘徊连日江云黯不开。

倏尔寒山玉树,无端平地起瑶台

奇当错落全成胜,巧至乘危半忽摧。

得负岩薮者,频闻黄竹自天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危(chéng wēi)的意思:在危险的时候寻求机会或利益。

错落(cuò luò)的意思:指事物的排列或位置错乱,没有秩序。

得负(de fù)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或较量中失利,被对手击败或战胜。

端平(duān pí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端正,平和稳定。

负薪(fù xīn)的意思:指背负着柴草或薪柴,形容负重辛劳。

公暇(gōng xiá)的意思:公共的休息时间或假期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连日(lián rì)的意思:连续的几天或多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倏尔(s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书公(shū gōng)的意思:指勤奋好学的人,也可形容读书用功的样子。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岩薮(yán sǒu)的意思:形容环境荒凉、偏僻,没有人烟的地方。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拥书(yōng shū)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大量的书籍,表示他的学问渊博。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小至雪次韵(其二)》描绘了诗人在公余闲暇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拥书公暇独徘徊”,展现了诗人手握书籍,在公务之余独自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他的文人雅趣和闲适心境。

接下来的“连日江云黯不开”描绘了阴沉的天气,江面上的云层厚重,透不出阳光,营造出压抑的氛围。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倏尔寒山铺玉树”,将视线投向窗外,突然看见雪花如玉树般覆盖在山峦之上,景色瞬间变得瑰丽。

“无端平地起瑶台”进一步强化了雪景的奇幻,仿佛平地间忽然升起一座仙境般的瑶台,给人以惊艳之感。诗人对雪景的描绘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夸张。

“奇当错落全成胜,巧至乘危半忽摧”这两句赞美雪景的奇特与巧妙,既有错落有致的美感,又在危险中展现出瞬间的摧毁力量,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安得负薪岩薮者,频闻黄竹自天来。”他想象那些隐居山野的人也能常常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作者介绍

黄廷用
朝代:明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猜你喜欢

我皇祖时曾集大小臣工於瀛台宴赏甚盛典也兹因西成丰稔百物蕃昌於八月二十八日赐宴公卿庶僚於瀛台以昭继绳宣豫之意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欲赓韵者听·其三

璇霄犹睹晓蟾娟,济济冠裳拥庆烟。

丹粟香中陈桂醑,玉山颓处酌琼筵。

崇牙徐听钧天奏,高阁遥闻昼漏传。

此日含毫多沈宋,昆明漫数景龙年。

(0)

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其六

赏罚当时犹贵信,况于万世信无刊。

从来旧史传三述,亦越新编切五难。

义利纤毫毋或爽,劝惩一字必期安。

试观三百年间事,已意曾无爱恶干。

(0)

北远山村·其二

柳色鹅黄蘸碧流,村称坛酿熟春篘。

漫言新水弱无力,半醉渔家任拍浮。

(0)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台看烟火即景灯词八首·其八

瑞叶琼花镂上林,东风又复作轻阴。

诗人漫道妒佳景,农父多应比好霖。

(0)

孟春时享太庙恭述

卜祥惟谷日,脩礿考禋宗。

太室冠裳肃,王春烟霭浓。

格思闻謦欬,铿若奏笙钟。

受福吾何敢,穹冥仰圣踪。

(0)

九月十三日进张家口途中得诗五首·其四

萝壁罨丹苍,拈吟兴渺茫。

路难谁省得,诗债我应偿。

玉笋遥皴白,金英正绽黄。

古人曾有句,看菊作重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