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雠民(chóu mín)的意思:指因争斗、争执而使人民遭受困苦和灾难。
斗争(dòu zhē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激烈争斗或竞争。
王长(wá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胡须长得很长,形容人年老。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雄国(xió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强大、雄壮的国家。
战斗(zhàn dòu)的意思:百次战斗,百次胜利。形容战胜敌人的能力强大,战无不胜。
争雄(zhēng xióng)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力争成为最强者
- 鉴赏
这首诗《苻坚》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苻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首句“战斗争雄国作墟”,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苻坚在争夺权力与领土的过程中,国家最终沦为废墟的残酷现实。这里的“墟”字,形象地表现了战争过后荒凉破败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毁灭性。
接着,“雠民恨不总为鱼”,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人将仇恨之情比作“鱼”,表达了人民对于战争的厌恶与渴望逃离的强烈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人民的痛苦,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谁云未得降王长,先向长安为卜居”,这两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苻坚未能实现统一中原,却先于降王到达长安这一行为的讽刺。诗人似乎在质疑,苻坚是否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是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胜利。同时,通过“卜居”一词,暗示了苻坚对于权力的贪婪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人性的思考。孙蕡以简洁而富有寓意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