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从白后黑,心向闹中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后(bái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事实证明原来的判断是正确的。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调气(tiáo qì)的意思:调节情绪,平复心情。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仙者(xiān zhě)的意思:指仙人、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疑人(yí rén)的意思:怀疑他人的品行或动机。
- 翻译
- 领悟真理的人会被猜疑,他独自在都城闭门修炼。
头发由白转黑,内心却在喧嚣中保持宁静。
饥饿与口渴只通过调整呼吸来应对,儿孙的长寿也得益于他的修炼。
这才明白,真正的仙人隐藏于世,并非一定要在深山之中。
- 注释
- 得道:领悟真理。
疑人:被猜疑。
都城:大城市。
闭关:闭门修炼。
头从白后黑:头发由白变黑。
心向闹中闲:内心宁静于喧闹之中。
调气:调整呼吸。
驻颜:保持青春容颜。
仙者:仙人。
殊:竟然。
深山:深山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的《赠道者》,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的修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之道的赞美。
“得道疑人识”一句,表明真正懂得大道的人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所迷惑。接下来的“都城独闭关”,则是形象地描绘出这位修道者远离尘嚣,独自在深山中闭门修行的景象。
“头从白后黑”、“心向闹中闲”两句,分别从外表和内心两个层面,展示了修道者的超然物外。他们不受年龄变化所影响(头发由白变黑),内心更是处于纷扰尘世之中而保持着一份超脱的宁静。
“饥渴唯调气”、“儿孙亦驻颜”两句,则描述了修道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们对于生理需求的满足仅在于调和自己的气息,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即使面对后代(儿孙)的期望,也只是停留在脸上的笑容,不为世俗所羁绊。
最后,“始知仙者隐,殊不在深山”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仙者”的认识,即真正的修道者并不一定隐居于深山,而是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这也正体现了张蠙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寄
悠悠洞前云,磊磊山上石。
石幽云亦閒,相与备行宅。
无心随舒卷,来去本何迹。
所忧荒棘丛,数往不可索。
昨我二三友,腰镰事芟择。
仰观景象新,俯入局面窄。
棱层幻光怪,巨灵手亲擘。
其外万松林,允矣人世隔。
晦藏不厌深,云我叨半席。
嗟哉盖壤间,群有均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