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的生活态度。"问俗已非避秦世"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净土的向往。"问俗"即询问世俗之事,"避秦世"则暗指逃避纷扰的社会环境,追求一种理想化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爱奇愿作住山僧"则是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追求的具体方式——通过成为山中的僧侣,去体验和亲近自然之美,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爱奇"指的是对奇景、奇事的热爱,"愿作住山僧"则表达了愿意投身于自然之中,与山林为伴,过一种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其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浦大会甫赴榆次
平生落落多豪气,万里区区赴冷官。
今日送君非故闬,一樽为我尽情欢。
解舟吴浦江云重,策马并门塞雪寒。
富贵功名行孰禦,古来新沐必弹冠。
清明闻楚歌
彷佛渔阳参鼓挝,依稀江左后庭花。
清明旧俗无佳尚,唯此喧声杂暮蛙。
太古师弹琴示道辅
我卧南山正如梦,朝来欲过左史洞。
阳羡羽人惠相访,三尺焦桐行自从。
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
挥手一奏离骚曲,促轸重作高山弄。
岩下隐隐白云生,松风泠泠幽鸟哢。
谁识襄阳魏夫子,缁衣远来自崤雍。
身出重围战不死,振翼江南若孤凤。
数日相从甘淡薄,不与人间同倥偬。
夫子能知琴中趣,不叱老夫无世用。
三人出洞日已斜,青山茫茫烟瞢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