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高贤(gāo xiá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才德出众的人。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一小(yī xiǎo)的意思:一小表示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执戟(zhí jǐ)的意思:执持兵器,指掌握权力或担任重要职责。
逐贫(zhú pín)的意思:逐步消除贫困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高贤与自然界的微妙关系,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葛胜仲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高贤往往突不墨”,以“高贤”比喻杰出的人物,而“突不墨”则暗示这些人物虽有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却往往不受世人重视或被遗忘,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空白。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以及对那些未被历史记载的英雄们的同情和敬仰。
次句“造化从来一小儿”,将自然界比作一个顽皮的孩子,充满了幽默感和童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喜爱,也暗含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我们是否过于严肃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忽视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接下来,“执戟逐贫曾有赋,柴桑乞食岂无诗”,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提到的是汉代文学家扬雄,他曾经写过《解嘲》一文,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对他的误解和轻视;后一句则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引用,他在贫困时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强调了个人品格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探讨了人性、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尚情操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它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文学的美感,是宋代文人风骨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游斜川
山行无前期,佳处辄小休。
爱此岩壑名,慰我寂寞游。
沿缘一水曲,目运心自流。
洄洑类修蛇,呀呷如惊鸥。
寻源忽而止,惆怅复经邱。
邱中戴胜鸣,关关互相俦。
农歌隔田水,此唱疑彼酬。
丈人吾师乎,知有秦汉不。
枕流虽未能,乐水且忘忧。
顾惭濠濮趣,天机犹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