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披经史常忘食,家傍园林静掩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怀宝(huái bǎo)的意思:怀宝意指怀揣珍贵的宝物,比喻心中充满了宝贵的珍藏。
京畿(jīng jī)的意思:指疆域辽阔的地方。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看高(kàn gāo)的意思:以高人为榜样,追求更高的目标。
六翮(liù hé)的意思:指六只羽毛,形容鸟飞翔时羽翼展开的雄壮景象。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时下(shí xià)的意思:当前,现在,目前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下第(xià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评比中名次排在倒数第一。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中微(zhōng wēi)的意思:中微指的是事物的微小之处或微不足道的细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在科举落第后,离开京城返回家乡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少年怀宝谒京畿,又向明时下第归”,开篇即点明了人物身份——一位怀抱才华的年轻人,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如愿,只得黯然归乡。这里不仅写出了主人公的失落与无奈,也暗含了对科举制度的些许批判。
颔联“蓟北莺啼春后满,淮南树色雨中微”,通过对比两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离别京城时的心情。蓟北,即今北京一带,春意正浓,黄莺啼鸣,一片生机勃勃;而淮南,则是主人公即将回归的故乡,春雨绵绵,树色朦胧,显得有些凄迷。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京城繁华生活的留恋,也暗示了对故乡温暖回忆的向往。
颈联“手披经史常忘食,家傍园林静掩扉”,则聚焦于主人公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他勤奋读书,沉浸在经典之中,甚至忘记了吃饭,可见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他居住的地方靠近园林,环境幽静,这既是对他生活条件的一种描述,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现了他虽身处繁华,但内心仍保持着一份宁静与淡泊。
尾联“终待秋风六翮健,九霄云净看高飞”,则是对主人公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他期待着秋风起时,自己的羽翼更加坚强,能够像展翅高飞的鸟儿一样,冲破云层,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一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离京返乡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