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公弟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亮工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靖公弟至》。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荒凉的城中,面对即将熄灭的灯火,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首句“荒城兀坐对灯残”,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荒凉的城池,孤零零地坐着,只有残灯相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不仅是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接着,“归计先愁百八滩”,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忧虑。他担心回家的路途遥远且充满困难,预示着回家的路并不平坦,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这种对未来的担忧,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渴望。
“尔又远来余未去”,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到来的感慨。在这样的时刻,弟弟的到来无疑为诗人带来了温暖和慰藉,但同时也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尚未离开,可能还要继续面对孤独和困境。这一句既体现了亲情的温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高堂清泪几时干?”以问句结束,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对家人的思念。高堂,指的是父母,诗人想象着父母在家中的清泪,表达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团聚的渴望。这一句情感真挚,直击人心,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深度和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团聚、孤独与亲情之间复杂情感的挣扎与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