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夜闻乡中近事殊可感》
《秋雨夜闻乡中近事殊可感》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绝句

得失无心总不惊,秋来偏动故乡情。

寻常窗外梧桐雨,不似今宵不耐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乡情(xiāng qíng)的意思:乡情指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秋雨夜闻乡中近事殊可感》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听雨时触发的思乡之情。首句“得失无心总不惊”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看淡的心态,即使生活中有所得失,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然而,这种平常心境在秋雨的触动下,却“偏动故乡情”,显示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寻常窗外梧桐雨”描绘了窗外如泣如诉的秋雨,落在梧桐叶上,声音寻常却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最后一句“不似今宵不耐听”,诗人强调今夜的雨声格外让人心绪难平,仿佛故乡的声音变得难以忍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雨为媒介,通过对比今昔听雨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生活的微妙感触,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五首·其二

短褐萧萧一幅巾,明时乞与水云身。

平生不售屠龙技,投老真为种菜人。

釜粥芬香饷邻父,阑猪丰腯祭家神。

联翩节物惊人眼,傩鼓停挝又见春。

(0)

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三首·其一

猾贼挟至尊,天命矜在己。

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

(0)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徘徊西村久之

十日风雨今日晴,衰病忽减思闲行。

接䍦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凫鹥轻。

亭亭孤塔远天碧,曲曲深巷斜阳明。

数家茅屋门昼掩,不闻人声闻碓声。

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馀生。

新年倘有丰年喜,买酒渔村看太平。

(0)

书村落间事

东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戏鼓声。

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

一村婚聘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

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

再拜进酒寿老人,慈颜一笑温如春。

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0)

题幽居壁二首·其二

声利场中偶解围,悠然高枕谢招挥。

山前曳杖寻僧去,林下收棋送客归。

城市氛埃那许到,比邻烟火自相依。

缨冠束带前身事,散发今惟勃落衣。

(0)

暮秋遣兴二首·其二

平生南地惯羁游,放浪常同不系舟。

鼍作夜风经沌口,鹳鸣秋雨宿杭头。

方倾意气轻秦侠,俄困悲伤类楚囚。

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