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寒食·其三》全文
- 注释
- 踏春:春天出游赏花。
没脚走:不停地走。
芳埃:芬芳的尘土(形容花香浓郁)。
饥童:饥饿的孩子。
饿马:饥饿的马。
埽花喂:扫花来喂食。
向晚:傍晚。
饮溪:在溪边饮水。
- 翻译
- 我一日踏春走过百回,每天都在花香中无尽漫步。
饥饿的孩子和马匹扫起花瓣充饥,傍晚时分,我们会在小溪边喝上两三杯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的一日行程,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及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体验。
“一日踏春一百回”表明了诗人几乎步遍了所有可以欣赏到春天美景的地方,这个动作既是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一种不愿错过任何美好时光的心态。春天的自然景象在这里被无限放大,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朝朝没脚走芳埃”则是一种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用来形容早晨行走于花间,踏着细腻的花瓣,没有留下脚印,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痴迷,也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饥童饿马埽花喂”这一句通过描写孩子和马匹在饥饿中寻找花草充饥,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温暖时光的渴望。这里的“花喂”可能指的是野花或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这既是生存之需也是诗人情感寄托。
“向晚饮溪三两杯”则是在一天行走之后,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一人坐在溪边,举杯畅饮。这里的“三两杯”并非真实的酒量,而是一种放松心情、享受孤寂之美的写法。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内在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罗稚川山水为桂林郡守孙伯贞赋
郭熙之后有稚川,妙画往往人争传。
醉来乘兴扫轻素,笔下萧飒生云烟。
天台雁荡宛相似,仙楼佛阁纷满前。
春风瑶草发幽涧,暮雨藤萝垂古阡。
危桥半空度羸马,断崖千尺飞寒泉。
扁舟一叶欲何往,人家多住沙岸边。
牛羊鸡犬自成趣,武陵何必求神仙。
我亦平生好清致,出山自笑归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罗浮东望心悠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