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过 钟 潭 寺 月 湾 有 诗 次 韵 宋 /徐 瑞 五 年 三 到 此 ,门 迳 怪 频 移 。绝 壁 何 年 树 ,空 廓 异 代 碑 。微 润 生 古 濑 ,浮 翠 拥 修 眉 ,煮 茗 谈 时 事 ,山 僧 总 未 知 。
- 翻译
- 我五年中曾三次来到这里,路径似乎总在变化,令人惊奇。
那峭壁上的树木不知是哪一年种下的,空荡的走廊里立着不同朝代的石碑。
古老的溪流边泛起微微波澜,青翠的色彩簇拥着高耸的屋檐。
我们烹煮香茗谈论当世之事,但山中的僧人对此却全然不知。
- 注释
- 五年:指过去的五年时间。
怪频移:经常变化,显得奇特。
绝壁:陡峭的悬崖。
异代:不同的时代。
古濑:古老的溪流。
浮翠:水面上漂浮的绿色(形容植物倒映在水中的翠绿)。
修眉:形容屋檐或建筑线条优美。
煮茗:烹煮茶水。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未知:不了解,不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的《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通过对钟潭寺月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多次来访的感受和对古迹的感慨。首句“五年三到此”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频繁造访,显示出他对这里的深厚情感。"门径怪频移"暗示了寺内的景物变化,可能是因为岁月流转,自然环境或建筑风貌有所改变。
接下来的两句“绝壁何年树,空廊异代碑”,通过描绘绝壁上的古树和空廊中的历代石碑,展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以及时光在静默中留下的痕迹。"微澜生古濑"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动态之美,与静谧的古迹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机。
尾联“煮茗谈时事,山僧总未知”,诗人在这里与僧人品茗交谈,但似乎并未引起他们的共鸣,因为“山僧总未知”,他们或许并未察觉世事变迁。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也寓含了对僧人们超脱尘世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钟潭寺月湾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沧桑,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世间事态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学录李诗翁以诗访予于乳溪之上且求县学积俸偶值窘匮恨不能满其意漫以数语送之第饥来不堪煮耳
二月江南花气昏,锦囊诗话喜重温。
百篇换去东湖骨,一醉招来北海魂。
投老黄尘真左计,半生青眼向谁论。
学宫乞俸能多少,骥子怜渠蚤候门。
玉溪梅株柯殊绝宣和间用事者尝图以进竟不报今乃弃置蔬畦摧折憔悴有可怜之态昨陪诸公往观共叹其不遇且约盛开时携壶酒为醉赏之适因循又不果因用韵吊之
玉溪得得探芳期,孤负诗人尽醉归。
消息向来空驿使,画图老去惜明妃。
香魂月堕惊春梦,翠袖天寒怯暮晖。
蜂蝶卑凡浑省识,良迷桃李趁狂飞。
正卿不见累日闻十二日与郑丈舍人游何山书此为寄
剩欲从公朝暮閒,一溪留我未容还。
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
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
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